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今年度的新書《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名是故意這麼取的,帶有一點浪漫的想像,勾起內心的某種慟憬,但也怕大家以為是中年的愛情故事,所以加了副標「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散文是最貼近人生現場的,不像小說可以利用虛構的方式來表達人生的主題,散文相較於其他的文類,更能夠將人生的經歷加以萃煉用文字來與讀者分享。當我們經歷不同的時段,人生會丟給我們不同的問題,是我們無從逃避的。過去四、五年間我人生經歷了長輩的老化和他們面臨疾病的過程,甚至到了人生的末程。當人生面對到這些問題時,情感的拉扯是相當巨裂的,甚至身心俱疲;不過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些經歷時,從人生和文學的角度來俯視或鳥瞰的時候,這可能是人生極為珍貴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必需學會的不是迎接,而是告別,尤其是告別,我認為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我們要學會如何與至親至愛告別;唯有透過這些經驗,讓我們有機會檢驗過去所謂「成功的要件」,是否真的是如此。同時我也發現只有少數的人意識到這人生的階段而預做了準備,恕我直言,大多數的人都是採取迴避或脫逃的方式和態度,最後留下了一些遺憾。希望透過我自身的經驗,文字的萃煉,與大家分享其中可能面對的困難,以及事後心裡得到的平靜。為什麼會寫這本書?無庸置疑台灣進入老年化的社會,其他的數據我不多說,但有幾個數據我們可以放在心上的是,2017年時我們老人人口會超過14%,台灣進入了高齡化的社會,65歲以上算是老人。雖然我們的報章媒體也都做了呼籲,但不管家庭或政府面臨老化即將引起的問題,顯然我們還沒有做準備。根據2010年的統計,男性平均夀命76歲,女性平均夀命83歲,想想100多年前男性的平均夀命也才28歲。2012年的資料,台灣百歲以上的人瑞有2176人。然而,社會普遍的現象是,老人愈來愈多,養狗的人也很多,可是出生的嬰兒愈來愈少,年輕人不是不生,就是生得少。我們每年必需保有18萬以上的新生兒,不然台灣的老化會更加速。扶老比就更驚人了,2011年7個工作人口扶養一名老人,到了2039年是兩個工作人口,就要扶養一名老人。到了2039年我也是需要有人幫忙才能好好過生活的人,對於我這種內心驕傲的人來說──因為我們家是有長夀的基因,深怕輕輕鬆鬆就能活到100歲──結果活在看不起老人家的社會,認為老人是拖累社會或耗費資源的人,免不了又是一翻的掙扎;這是作家的職業病,凡事免不了多想。日本高齡化社會有幾個特點值得台灣借鏡的,他們有所謂的老老介護,也就是老人照顧老人;再來是無緣社會,老人家的人際關係、家族網絡和社會的交集變得淡薄,所以他們有三不宣言,一是不要喪禮,二是不要骨灰,三是不要墓園,也就不用考慮誰來參加喪禮,誰來掃墓的問題。老這件事如果我們以比較沈重的角度來看,其實延伸出許的課題和考驗在其中。雖然剛的開場有些沈重,不過換個角度來想,可以看到自己老去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這本書我很希望戰後嬰兒潮1945~50年代,正好面對人生此一階段的人來讀,還有屋簷下有老病父母的人,另外是對自己人生有主導和規劃企圖的人,有些朋友固然還年輕,但我還是希望和他們一起分享。從2010到2012年我有四位至親走到生命的終點,有六位熟識的朋友得了重病,這也替我上了一門生死學的課;不過,作家最擅長的就是搓一條繩來,渡河。我認為一個人老了,不僅是個人的問題,同時是一個家的事,也是整個社會的事。雖然生老病死是自然律,但我們不能毫無準備,如毫無準備是不負責任的,等於是把問題丟給家人和社會。換個角度,年輕人或做人子女的,在這段路程上我們必需做好鍛鍊,當位好的依靠和陪伴;如果欠缺規劃的話,通常是家有一老,必有一吵,家有病老,必有一倒,親情往往變成了殉葬品。我認為,人在規劃自己老年旅程之前,必需好好整頓自己的人生。這是德國作家赫塞的名言「老年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階段」,既然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階段,就要自己負責任去規劃,去充實,而不是養兒防老,把老問題丟給兒子或女兒;在我阿嬤那一代是可以這麼做的,但在我們這一代,因為我們面臨的是巨變的新社會,我們不能將老的問題完全丟給年輕人負責。赫塞他也說了:「『把意義帶給自己的人生』,當老人就像當年輕人一樣,是件『漂亮且神聖的工作』」。我們唯有做一位認真、好奇和勇於學習老人,為進入老年生活而準備,這樣才能產生意義和神聖。同時,我深信一個不快樂的人,到了65歲吃完生日蛋糕之後,不會突然變成一個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方式每個人不同,有人從花草的季節更替,便能輕易地得到快樂,方式是要去尋找的。就像我阿嬤說的:「自己的碗自己洗,自己的人生自己整理。」人生就像碗裡的食物,有些是討厭的食物,也有喜歡的。換言之,如再65歲以前沒有整理好你的人生,沒有一種好的追求和提煉的話,我不認為65歲之後自然可以過得豐富愉悅的人生。既然是部關於生老病死的書,那麼在書裡我首先談到的是,學習如何向我們的肉身道謝。肉身是父母生給我們的,年輕時,我們基於對外貌的追求,給自己內身打的分數通常是3~5分;但到了我這個年紀時,還手腳完好,五官端正,臟器還算精良的話,一般都會給自己滿分10分。不論如何這個肉身是你今生的獨木舟,當然這是到了某種年紀之後,我們才可能如此觀看人生,觀看自己的肉身,是承受多少的恩賜。我認為我是個有福的人,雖然是生長在貧困的年代,雖然物質欠缺,但餐桌上從來沒有少過一頓熱飯,精神上極為豐饒,而且承受了許多的恩賜;如從這個角度,我們會成為一個謙遜,向肉身道謝的人;也就不容易成為焦憂的養生派恐佈份子;也不會為一根白鬆而感到焦慮不安。因為遺傳的關係,我大約30多歲就開始長白頭髮,而且愈長愈多,如要跟白頭髮奮戰,一是染髮,但心想如我活到100歲,那需要持續染多少年?二是接受父母給我的樣子,我選擇了後者。書裡我也談到老化的白髮問題,可能我著力過重,引起一位讀者強烈的反應,寫了50~60幾頁的信給我,談的是染髮並沒有什麼錯,我並不是反對染髮,但染髮是不是問題?視人而定。
「我見我身,是變幻光影中一條閃亮且堅定的小舟。人生行路,悲多歡少能活著,皆是萬福。」「我身,這刻了舊痕的獨木舟,悠悠蕩蕩,仍在茫茫人海。往前,必然是叢林險路,疾病將如猛獸撲來。我應當虛心接受。」面對老化的過程,如果疾病開始來了,我們應該要欣然接受。即使我們再怎麼養生,肉身就是會敗壞,因為這就是自然律。所以大家只要想到慈禧太后,於今安在啊!最有權柄的秦始皇也不在了,大家心裡也會舒坦些,因為這是我們都會面對的事情。可是,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這樣的體悟?這是蘇東坡晚年的養生心法「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我再幫他加了一句「自在以當夀」。「自在、適情、隨緣」適情,依順著性情;隨緣,因為各種條件的具足與否,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不管結果如何,就自在面對;這六個字是我到了一定年紀特別有感受。如果你的肉身帶你經歷了精彩的人生,那也就值得了。「啊,完整的人生應該五味雜陳,且不排除遍體鱗傷。」再來談到莊子和我阿嬤的名言,莊子:「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意思是能者要多勞,智者多憂慮,在我們人生的現場確實如此。孟子更直接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而我們鄉下阿嬤講的:「丈夫若才情,某就清閒;丈夫若沒才情,某就凝。」講的是命運,非常的直接,當然不是我們用來批評男性,情況相反的也是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的版本,有的人生版本是「花好月圓春常在」,我們鄉下阿嬤講的:「筷來碗去,腳乾手乾,不必行到竈腳。」也就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凡事有人伺候;像我是每天進出廚房,為了三餐而忙碌,但想想有些人一生坎坷,諸多不順遂,再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雖不是很滿意,但也過得去。當我們遇到不順遂,我們不禁也是會問,為什麼給我這種人生?我喜歡自己的人生嗎?我有能力修改嗎?我在書裡提到:「如果人生是一份作業,用良心與責任為線,為他人織一匹布。我審視自己織成的布匹,線縷緊緻、圖案瑰麗,足以裁製華服。而他人織給我的,竟是破洞百出連做抹布都不能成線團,我能接受嗎?該怎麼追討?該如何釋懷?」我特別寫了這一段是因為我知道,在我們人生的現場只能要求自己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沒有辦法要求或期望別人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些什麼。如果我們的人生遇到無法為他人織布的人,我們還是「不能失去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堅持,因為人生沒有我們要的那種公平,人生也追討不來我們所要的道歉,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只能釋懷。對我來說人生是一趟艱困的旅程,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想和我一樣的讀者來分享內心的悄悄話。如果沒有宗教的支援,也只好靠自己在內心撐起一片天和地,蓋一座心靈小屋來自我安頓。我以海明威在小說裡所寫的一段,意思大致是,為自己造一間小屋,在吉力馬扎羅山的深處有一頭凍僵的美洲豹屍體。沒有人知道,這頭豹到這麼高的地方尋找什麼?之於我們,如果你要為自己造一間離神最近的小屋,希望這座小屋裡頭裝的不是怨恨,不是裝遺憾,不是負面的情緒。我猜測那頭孤獨的豹子,到雪山峰頂,也只是想死在離神最近的地方。換言之,我既然來到人世間,不仿試試能否鍛鍊自身,成為我心目當中理想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