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多久沒有坐下來好好閱讀一本書了?放心,我們不是教您閱讀的方法,也不問您閱讀心得,更不是讀書會。為跨越閱讀固定的模式與界限,我們邀請優質的講者,定期舉辦公益講座。但有了講者,更需要聽眾的支持。聽聽幾場優質的講座,讓自我感知與外界交流,免費換來的或許是講者數年累積的經驗,也或許是自我的成長。這不划算嗎?
龍顏講堂在2011年企劃了一系列以「閱讀、藝術與人文、創造力」為主軸的公益講座,第二季「超越閱讀的極限值」,在這一季裡,我們先來看看韓國文創的發展,金石堂創意總監/盧郁佳〈那些韓劇教我的事〉;再啟發您白目又怪誕的想法,知名社會評論者/馮光遠〈白目的人生觀〉;創作的各種形式裡,當然也包含了文字和寫作,寫作技巧大師/許榮哲〈折磨讀者的秘密〉。這麼優質的講座,內容勢必很精彩,請別錯過了!
▉▉ 4‧16 (六) 14:00~16:00
金石堂創意總監/盧郁佳
那些韓劇教我的事
.現任金石堂書店創意總監
.新生代小說家和專欄書評作家
▉▉ 5‧21 (六) 14:00~16:00
創意才子/馮光遠
白目的人生觀
.知名的社會評論者
.《給我報報》創辦人、新聞工作者、作家、編劇家和劇場工作者
▉▉ 6‧18 (六) 14:00~16:00
寫作技巧大師/許榮哲
折磨讀者的秘密
.作家和寫作技巧大師
.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文藝總監、四也童書出版總編輯、台灣文學創作者協會理事長
龍顏講堂公益講座每場次報名人數以50人為限,欲報名者請洽:
報名專線→ 02-2557-9670 傳真專線→ 02-2550-9495
電子信箱→ service@longyen.org.tw 或 longyen.lecture.hall@gmail.com
講堂地址→ 台北市信義路二段196號5樓(金石堂信義店/永康街鼎泰豐旁)
2011年3月22日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 (上)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主要從三個主軸去談:一是綠建築的思維,其次是Discovery《綠地球》,最後我想從台北科技大學生態建構之發展歷程的案例去談。
談綠建築之前,首先我們得了解現今地球暖化的概況,﹝圖一﹞是2004年世界CO2總排量的示意圖,也就是人類急速排廢下變形的世界,意指二氧化硸的排放量愈高就愈趨虛胖變形。從這張示意圖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得出來幾大工業國國土變形的樣貌,當然,我們台灣的CO2排量明顯地偏高。﹝圖二﹞是近20年來至2002年止,台北市測得的溫度變化曲線圖,紅色表示逐年上升的溫度線,這張圖表我們可以發現從1996年開始,氣象局測得氣溫產生了比較急遽的變化,也就是藍色的這條直線。如果我們將氣溫逐年上升視為一種常態,但在1996年以後氣溫上升的變化,卻產生急遽升高的現象,脫離這種常態。這種常態裡的非常態,尤其值得我們研究和觀察。根據研究指出暖化的問題,容易衍生了都市熱島效應、洪災、旱災和動植物棲地變遷與分佈異常等現象。因為二氧化碳循環產生失常的問題,造成氣候的極端化,進而引發種種生態的問題。儘管如此,仍有些研究指出認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地球暖化,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在工業革命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建築的結構,不論是壁體厚度、屋頂斜度或開窗的位置,充份反應人類無力與自然對抗,尊重自然的態度。工業革命之後夾雜著「效率」的問題,我們慢慢地遺忘自然循環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經常是晴空萬里的白天,我們卻在冷氣房裡工作著。另外像許多美國的沿海公路,把海和山給隔開了,公路旁經常可以看到醒目的告示牌,如小心海龜或鹿之類的警示牌,硬生生地將原有的生態給截斷了。現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後,運用高架的方式,讓活動於部份路段的生物可以自由地穿梭。這也就是建築生態的邏輯與在地性的省思,最簡單的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經驗,不管是在學校或一些公共場所,台灣許多地方的草皮都是禁止踐踏的。但是到了國外念書之後,怎麼情況完全改觀。如果以生態的邏輯做為考量依據,當然草皮不是不能踐踏,而是得視其使用的密度而定。綠建築的基本思維也就是建構在「生態的邏輯」這層關係上,如能拿到免費的能源,我們就不要浪費它。也就是如有光就不開燈,能開窗就不開空調。我們開始慢慢省思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不過,現在多數的建築模式仍普遍存在著人定勝天的思維。
綠建築可分為被動式設計和主動式設計,被動式是順應原有的環境之特性規劃,導向零耗能、零排廢的面向規劃;主動式設計則是以設備控制室內環境,是一種不得已的耗能措施,大多數的綠建築以綜合兩者的設計為主。在德國的 Plusminus 20。/40” latitude 書中,作者整理出的主動式和被動式改善流程圖。當規劃之初,必需以至高點的研究視角,做一全面性統覽歸納的思考,才著手規劃或設計。以目前來說,這是整理得相當完善和嚴謹的流程。這本書中,我相當喜歡的一句話是「聽,聽不到的聲音」,也就是真誠地面對所有自然環境傳達的訊息。這個概念在《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一書也廣泛地被運用及推廣,作者認為大自然其實不會製造廢棄物,只有人類才會,所以對於目前的設計提出了省思。其中我個人覺得有趣的概念是:我們現在講求的「減廢」,「減廢」僅是將資源「降級回收」。這是舊有的永續思維,將地球的能源規劃從「搖籃」到「墳墓」為其終極目標,事實上,僅是延遲人類文明滅亡的時間。作者認為新的工業系統必須謙卑地向大自然學習。如同自然界中,櫻祧樹開了100朵的花,50朵結為果實,而另50朵花謝了,也成了櫻桃樹的養份,以此生生不息。但就講求「效率」的商人來說,這樣的成果並不符合所謂的「經濟效益」。 作者提出「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以「零廢」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因為所有東西基本上都是養料,最終都可回歸土壤,可被消化或分解。地球也就能像古希臘神話以不斷吃自己尾巴而長生不老的怪獸ouroboros一樣,終其永續再生無止盡的循環。
談綠建築之前,首先我們得了解現今地球暖化的概況,﹝圖一﹞是2004年世界CO2總排量的示意圖,也就是人類急速排廢下變形的世界,意指二氧化硸的排放量愈高就愈趨虛胖變形。從這張示意圖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得出來幾大工業國國土變形的樣貌,當然,我們台灣的CO2排量明顯地偏高。﹝圖二﹞是近20年來至2002年止,台北市測得的溫度變化曲線圖,紅色表示逐年上升的溫度線,這張圖表我們可以發現從1996年開始,氣象局測得氣溫產生了比較急遽的變化,也就是藍色的這條直線。如果我們將氣溫逐年上升視為一種常態,但在1996年以後氣溫上升的變化,卻產生急遽升高的現象,脫離這種常態。這種常態裡的非常態,尤其值得我們研究和觀察。根據研究指出暖化的問題,容易衍生了都市熱島效應、洪災、旱災和動植物棲地變遷與分佈異常等現象。因為二氧化碳循環產生失常的問題,造成氣候的極端化,進而引發種種生態的問題。儘管如此,仍有些研究指出認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地球暖化,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
圖一 |
圖二 |
綠建築可分為被動式設計和主動式設計,被動式是順應原有的環境之特性規劃,導向零耗能、零排廢的面向規劃;主動式設計則是以設備控制室內環境,是一種不得已的耗能措施,大多數的綠建築以綜合兩者的設計為主。在德國的 Plusminus 20。/40” latitude 書中,作者整理出的主動式和被動式改善流程圖。當規劃之初,必需以至高點的研究視角,做一全面性統覽歸納的思考,才著手規劃或設計。以目前來說,這是整理得相當完善和嚴謹的流程。這本書中,我相當喜歡的一句話是「聽,聽不到的聲音」,也就是真誠地面對所有自然環境傳達的訊息。這個概念在《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一書也廣泛地被運用及推廣,作者認為大自然其實不會製造廢棄物,只有人類才會,所以對於目前的設計提出了省思。其中我個人覺得有趣的概念是:我們現在講求的「減廢」,「減廢」僅是將資源「降級回收」。這是舊有的永續思維,將地球的能源規劃從「搖籃」到「墳墓」為其終極目標,事實上,僅是延遲人類文明滅亡的時間。作者認為新的工業系統必須謙卑地向大自然學習。如同自然界中,櫻祧樹開了100朵的花,50朵結為果實,而另50朵花謝了,也成了櫻桃樹的養份,以此生生不息。但就講求「效率」的商人來說,這樣的成果並不符合所謂的「經濟效益」。 作者提出「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以「零廢」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因為所有東西基本上都是養料,最終都可回歸土壤,可被消化或分解。地球也就能像古希臘神話以不斷吃自己尾巴而長生不老的怪獸ouroboros一樣,終其永續再生無止盡的循環。
「從搖籃到搖籃」的永續思維,當然不是要將人類從自然界中去除,如果將人類從地球去除,這樣地球的存在也就變得無意義,這裡所講的是一種「共生」的概念。人類當然有權利與自然共同生存,但必需設計出一套符合自然規律且互相協調的生態效益,也就是「需要時,再取」。過去人類對地球總是予取予求,極小設計需要是一種綠色的思維,人類需有所克制,才能控制其共生的規律。極小設計原則即是運用科技的技術,以最小的資源,發揮其最大的值。以往傳統的設計標準著重在成本、美學和性能上;永續設計則是依循著生態、經濟和公平的原則,設計融入綠色的思維。最重要的是有人文素養才有綠色思維,人家常說多閱讀一些文學作品,可增進人文素養及想像力,的確是這樣沒有錯。我們期望傳統設計的標準能向上提升,落實到實際層面。尤其是主事者更要有綠色思維,這樣才有助於永續設計的推動與落實。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 (中)
Discovery《綠地球》(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gjACc46tXwg)專訪的後續是,我們已經將新生南路巷內的馬路挖開,也就是瑠公圳復育計劃,這稍後再談。專訪的內容是我們初步完成「生態草溝」的計劃,就如同影片所介紹的,將學校外牆打掉後,做一聯外的渠道。當初完成不到一週,白鷺絲和夜鷺就已經來等著要吃魚了,烏龜也跟來了,山蘇也開始有人來採收了,另我們相當驚訝與振奮。其實我們給自然和生物機會,他們就會來,這樣有助於增加這生態圈的多樣性。生物和人一樣,需要多樣性才會健康,就像有時改變習慣,繞個遠路,讓感觀系統接受到不同的刺激,未必是件壞事。「生態露台」的原先理念,是基於長久以來我們佔據了生物大片的土地,如歸還部份的露台,作為他們不受干擾的棲息地,這應是生態倫理的實踐。台北市有許多棄而不用的露台,或許大多數人擔心在露台上種植物會有漏水的問題,但只要防水系統做得徹底,生態露台不但可降低室內的溫度,節省電能的耗費,而且植物還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功能。如果管理得宜的話,亦可種一些經濟作物,我們裁種過稻米和絲瓜,有時看了還蠻令人感動的。我想如果產量足的話,甚至可變成額外的收入,這也是我退休後想來承包的工作。
在台北科技大學生態校園建構之發展與歷程方面,我們的計劃是從原有的機能導向,藉由建構人文活動空間,觸發綠色的思維。待校內生態健全之後,我們就有機會向社區或整個城市發展。這樣的理想我們以一種比較寬鬆的心態去面對,但必需以嚴謹的態度去執行。就「綠化壁面」來說,除了可以在短時間內綠化校園的功效外,而且具有降低室溫的節能效果。我們選擇以吸盤式的爬藤類植物為主,如辟茘、珊瑚藤和地錦等,避免像雀榕這類植物,因為其根部侵入建築結構體內,會造成破壞。這裡有些經驗值得大家做為借鏡,我們運用小溝渠引入廁所洗手台的水再循環利用。原先澆灌系統的時間是設定半夜兩點,又因經常性跳電,所以我將時間改為下午兩點,但水管日曬受熱溫度可高達60度,植物往往就在這樣高溫的澆灌下而死掉。
結合設計與實作教學之「生態綠建築」的案例〔圖三〕,我們是將系裡原有的一棟舊建築做一計劃性的改善,規劃主要著重在舊建築的結構體、採光和通風等問題。改善通風的問題,為減少在封閉的空間開空調,讓室內產生過多二氧化碳,進而造成精神不濟的問題上。我們必需讓建築內部與外部產生良好的空氣對流,所以快定採用被動式的設計。然而,空氣對流的問題,必需先從四季的風向去了解,再運用屋簷斜度所產生正負壓的原理,將室內熱氣導出,並大量引進室外新鮮的空氣,在四季裡持續產生良好的對流。另一方面為了節省白天電能的耗費,必需引進大量的光線,但得避免日曬的困擾,又要考量室溫度是否過高和物品存放的問題。於是我們決定在建築的北面採用大量的玻璃牆面,這不但可以引大量的自然光線,而且可避免過度曝曬的問題。這棟建築在驗收階段,為了順利完成行政驗收,連夜加裝了5分的暫用玻璃,最後拆卸下來的玻璃,當然不能浪費,請學生做成桌子來使用,所以在我們系館你可發現有許多玻璃桌面的桌子。這個改建案有機會讓學生從「做中學」,但我們並不是閉車造車,整個改建的過程,大概有5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建築師或教授參與,透過國際合作的分式完成此案。多位外國建築師對台灣建築的評語是,「台灣的建築體多數像沒穿衣服的裸體,裸露在外」,而「生態綠建築」的改建案,我們只是將建築本身穿件衣服而已。如果大家時間來北科大走走,歡迎來參觀我們的系館。
台灣這種濕熱型的海島氣候,尤其是到夏天時,相信大家一定常有濕熱難耐的經驗。這是因為皮膚表面的溫度無法蒸發,又當我們以煽風來降溫時,將表面的熱氣蒸發,就會帶來些許的涼爽感。都市的地面就像人的皮膚一樣,尤其是在夏天,因為一時無法消化過多的熱氣時,就容易產生「熱島效應」,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蒸發降溫,將熱氣帶走。其中的改善計劃包含將校園裡大量的土地露出地面,讓土地可以呼吸,這樣有助熱氣的散發。我們的校園經常利用具有吸熱效果的水泥或柏油來舖設地面,當做停車或人行道之用。為改善這樣的情況,我們利用「透水舖面」取代原有的水泥。然而,透水磚施工時,為了解決積水和方便滲水的考量,底下分別會以粗石和細碎石做為基層,為避免上層的透水磚鬆動,所以每4~5米就必需固定。另一「生態綠廊」的景觀綠軸計劃,含納了校園人文咖啡和文化空間等參與式設計。此設計是為了徹底將地面還給行人,我們也是利用透水磚和植批來改造。雖然花了為數不少經費興建地下停車場,但錢本來就是要花在正確的事情上。施工期間,我們測量比對施工與未施工的透水與不透水磚地表溫度,發現它們有相差7度之多。透水舖面不但易於雨水下滲,還具有保水功能,由此可知,它對於都市的熱島效應亦有其改善效果。部份改善工程我們也運用了JW工法舖面,它具有調溫和導水,更可吸附二氧化碳和消化微生物的功效。透水舖面過去因多數錯誤的施工,造成地面的不平整,因此,在台北市我們極少看到透水舖面的人行道。在校園臨忠孝東路的人行道的改善計劃中,因施工單位考量到騎土會將機車騎上人行道停放,這樣可能會造成地面不平整又引來民怨,而拒絕使用。但話說回來,人行道本來就不是考量騎士或機車停放而設計的,這樣的做事思維是我比較無法理解的。
其實,從1989年建築系在結合設計教學與實作課程的開始,我們就遇到施工的問題與行政的認知落差。不論像是生態草溝、植物牆或生態露台都是屬於校方的「文化財」,但經常因為管線裝備或冷氣安裝等施工問題,為便宜行事刀子這麼一劃,不久後牆面上的植物也就枯死了一大半。感慨「文化財」的概念多數人都還尚未建立,所以也就不懂得要去捍衛。曾經他校學生因在校園施做生態露台,校方將室內漏水的問題歸咎於露台的施工,並要求折除。接到學生的求助時,力求學生一定要捍衛,漏水的依據在哪裡,請工程技師提出實際的數據,不能因便宜行事,變得是是而非。就以生態工法的問題來說,我們經常有人定勝天的自恃,河道幾百年來形成自然彎曲的狀態,自有其道理,而我們偏偏非得截彎取直不說。當颱風來時,非生態工法的堤防潰堤了,通常會被歸咎於大自然的力量,潰堤也是以正常現象視之。反觀,以生態工法築成的堤防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便有一種「你看吧!就說生態工法…」,反而經常被視為是一種不正常的施工方法,這樣的做事思維是我比較無法理解的。
在台北科技大學生態校園建構之發展與歷程方面,我們的計劃是從原有的機能導向,藉由建構人文活動空間,觸發綠色的思維。待校內生態健全之後,我們就有機會向社區或整個城市發展。這樣的理想我們以一種比較寬鬆的心態去面對,但必需以嚴謹的態度去執行。就「綠化壁面」來說,除了可以在短時間內綠化校園的功效外,而且具有降低室溫的節能效果。我們選擇以吸盤式的爬藤類植物為主,如辟茘、珊瑚藤和地錦等,避免像雀榕這類植物,因為其根部侵入建築結構體內,會造成破壞。這裡有些經驗值得大家做為借鏡,我們運用小溝渠引入廁所洗手台的水再循環利用。原先澆灌系統的時間是設定半夜兩點,又因經常性跳電,所以我將時間改為下午兩點,但水管日曬受熱溫度可高達60度,植物往往就在這樣高溫的澆灌下而死掉。
圖三 |
台灣這種濕熱型的海島氣候,尤其是到夏天時,相信大家一定常有濕熱難耐的經驗。這是因為皮膚表面的溫度無法蒸發,又當我們以煽風來降溫時,將表面的熱氣蒸發,就會帶來些許的涼爽感。都市的地面就像人的皮膚一樣,尤其是在夏天,因為一時無法消化過多的熱氣時,就容易產生「熱島效應」,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蒸發降溫,將熱氣帶走。其中的改善計劃包含將校園裡大量的土地露出地面,讓土地可以呼吸,這樣有助熱氣的散發。我們的校園經常利用具有吸熱效果的水泥或柏油來舖設地面,當做停車或人行道之用。為改善這樣的情況,我們利用「透水舖面」取代原有的水泥。然而,透水磚施工時,為了解決積水和方便滲水的考量,底下分別會以粗石和細碎石做為基層,為避免上層的透水磚鬆動,所以每4~5米就必需固定。另一「生態綠廊」的景觀綠軸計劃,含納了校園人文咖啡和文化空間等參與式設計。此設計是為了徹底將地面還給行人,我們也是利用透水磚和植批來改造。雖然花了為數不少經費興建地下停車場,但錢本來就是要花在正確的事情上。施工期間,我們測量比對施工與未施工的透水與不透水磚地表溫度,發現它們有相差7度之多。透水舖面不但易於雨水下滲,還具有保水功能,由此可知,它對於都市的熱島效應亦有其改善效果。部份改善工程我們也運用了JW工法舖面,它具有調溫和導水,更可吸附二氧化碳和消化微生物的功效。透水舖面過去因多數錯誤的施工,造成地面的不平整,因此,在台北市我們極少看到透水舖面的人行道。在校園臨忠孝東路的人行道的改善計劃中,因施工單位考量到騎土會將機車騎上人行道停放,這樣可能會造成地面不平整又引來民怨,而拒絕使用。但話說回來,人行道本來就不是考量騎士或機車停放而設計的,這樣的做事思維是我比較無法理解的。
其實,從1989年建築系在結合設計教學與實作課程的開始,我們就遇到施工的問題與行政的認知落差。不論像是生態草溝、植物牆或生態露台都是屬於校方的「文化財」,但經常因為管線裝備或冷氣安裝等施工問題,為便宜行事刀子這麼一劃,不久後牆面上的植物也就枯死了一大半。感慨「文化財」的概念多數人都還尚未建立,所以也就不懂得要去捍衛。曾經他校學生因在校園施做生態露台,校方將室內漏水的問題歸咎於露台的施工,並要求折除。接到學生的求助時,力求學生一定要捍衛,漏水的依據在哪裡,請工程技師提出實際的數據,不能因便宜行事,變得是是而非。就以生態工法的問題來說,我們經常有人定勝天的自恃,河道幾百年來形成自然彎曲的狀態,自有其道理,而我們偏偏非得截彎取直不說。當颱風來時,非生態工法的堤防潰堤了,通常會被歸咎於大自然的力量,潰堤也是以正常現象視之。反觀,以生態工法築成的堤防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便有一種「你看吧!就說生態工法…」,反而經常被視為是一種不正常的施工方法,這樣的做事思維是我比較無法理解的。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 (下)
當初我們在規劃設計學院「綠色大門」時,選擇採用樹脂纖維複合材料,也就是俗稱的FRP。它不但具有質量輕和耐酸蝕的特色,而且兼具四季消光的特性。大面積使用時,並不會引起反光或刺眼的反效果。為了讓「綠色大門」四季呈現不同的樣貌,我們在樹狀枝幹的管線內置入土壤包和澆灌系統,植裁選擇以珊瑚藤、辟茘、地錦和炮仗花為主。在設計造形時,也是考量到美學的問題,並把這設計案當做一件公藝術的作品來規劃,完成的作品可是我們純手工打造出來的。我們也期望植裁隨著季節的更替,發展成一個多元而豐富的的生態鏈。最近我們發現在4米多的樹枝上,長出了一些綠色的植裁,但我們並沒有將植裁包放高於4米處。這些植裁是飄散空氣中植物的孢子或種子,它們停留在「綠色大門」落地生根。一有了植物,其他生物也會慢慢進來,屆時「綠色大門」生態也就會愈來愈多樣而豐富,結果還蠻令人值得期待的。
在校園聯外水景旁,我們放了一首同事吳華陽 老師所寫的新詩,詩的意境我相當的喜歡。(台語發音)
〈綠色的夢〉吳華陽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魚仔,著會作夢
夢見甜沕沕的溪水,夢見水底的月亮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樹仔,著會作夢
夢見遠遠的蟬聲,夢見鳥仔,夢見青青的山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花,著會作夢
夢見軟軟的春風,夢見雨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人,著會作夢
夢見暝暝作夢,夢見久久的故事
夢見久久的話語,夢見素常夢見的每一個人
這20幾年來,雖然經常想說做完這個,就不要再做了,但職業病老是發作。接著我們又向捷運局提出,改善八德路往光華商場的人行道的計劃,讓開放的生態校園與都市做連結。我經常跟學生講以隨時準備好的態度去面對,只要機會一來,在我們學生的論文中,便可找到以此做為規劃藍圖的設計建議案。目前我們已經完成和捷運局合作計劃是學生的設計案,也就是從新生南路站4號出口沿著八德路水生態人行道。這讓前往光華商採買後的民眾,可沿途欣賞景觀和休憩,不但具有助消暑氣,還有去怨氣的功效。現在我們生態校園(eco-campus)規劃的觸角延伸到東校區,希望將原本做為灌溉農田之用的瑠公圳──因隨著時代的變遷,被掩蓋在新生南北路之下──現在做為排放雨水之用,我們的計劃是抽取雨水再循環利用。另規劃被忠孝東路分割為二的東西校區,即使如此我們仍可將街景納入校園的一部份,沒有人說學校內不能有紅綠燈。因為我們發現台灣的校園規劃向來是畫地圍界,框圍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後,所有的建築規劃一律把背部朝向都市。而我們所規劃的eco-campus,希望導入街景和「學人櫥窗」 (Display Window)的概念,將學生認真上課的情況與街景做一融合。
針對學員提出的生態草溝以S型的設計功用何在,以及這樣的概念是否有滋生病媒蚊的疑慮,這也是一般民眾最常見的考量。S型的設計,是為增加生態草溝多樣性的情境與環境,有緩有衝,生物依其生存條件,選擇適合的環境。因為生態草溝是一條流動的活水,不流動的死水,才有助病媒蚊的滋生。也可加入蓋斑鬥魚,生物有他們的生態鏈,只要善加利用即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日本東京都內,部份的排水溝渠內有養魚,主要是防止蚊蟲的滋生。日本人更在東京都下,興建了如皇宮般大的圓柱空間,用來排放即時性的大水。當大雨來時,這些排水的系統就可以發揮作用,溝渠內溢流孔將水注人此一系統。他們在溝渠兩旁設計了許多凹槽,在大水來時,可做為魚群們的緩衝區。最後教授感謝學校行政單位的支持,諸多的生態改善工程才得以順利完成。
綠色大門完工圖 |
在校園聯外水景旁,我們放了一首同事吳華陽 老師所寫的新詩,詩的意境我相當的喜歡。(台語發音)
〈綠色的夢〉吳華陽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魚仔,著會作夢
夢見甜沕沕的溪水,夢見水底的月亮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樹仔,著會作夢
夢見遠遠的蟬聲,夢見鳥仔,夢見青青的山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花,著會作夢
夢見軟軟的春風,夢見雨
心在那裡,身在那裡
所有的人,著會作夢
夢見暝暝作夢,夢見久久的故事
夢見久久的話語,夢見素常夢見的每一個人
這20幾年來,雖然經常想說做完這個,就不要再做了,但職業病老是發作。接著我們又向捷運局提出,改善八德路往光華商場的人行道的計劃,讓開放的生態校園與都市做連結。我經常跟學生講以隨時準備好的態度去面對,只要機會一來,在我們學生的論文中,便可找到以此做為規劃藍圖的設計建議案。目前我們已經完成和捷運局合作計劃是學生的設計案,也就是從新生南路站4號出口沿著八德路水生態人行道。這讓前往光華商採買後的民眾,可沿途欣賞景觀和休憩,不但具有助消暑氣,還有去怨氣的功效。現在我們生態校園(eco-campus)規劃的觸角延伸到東校區,希望將原本做為灌溉農田之用的瑠公圳──因隨著時代的變遷,被掩蓋在新生南北路之下──現在做為排放雨水之用,我們的計劃是抽取雨水再循環利用。另規劃被忠孝東路分割為二的東西校區,即使如此我們仍可將街景納入校園的一部份,沒有人說學校內不能有紅綠燈。因為我們發現台灣的校園規劃向來是畫地圍界,框圍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後,所有的建築規劃一律把背部朝向都市。而我們所規劃的eco-campus,希望導入街景和「學人櫥窗」 (Display Window)的概念,將學生認真上課的情況與街景做一融合。
針對學員提出的生態草溝以S型的設計功用何在,以及這樣的概念是否有滋生病媒蚊的疑慮,這也是一般民眾最常見的考量。S型的設計,是為增加生態草溝多樣性的情境與環境,有緩有衝,生物依其生存條件,選擇適合的環境。因為生態草溝是一條流動的活水,不流動的死水,才有助病媒蚊的滋生。也可加入蓋斑鬥魚,生物有他們的生態鏈,只要善加利用即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日本東京都內,部份的排水溝渠內有養魚,主要是防止蚊蟲的滋生。日本人更在東京都下,興建了如皇宮般大的圓柱空間,用來排放即時性的大水。當大雨來時,這些排水的系統就可以發揮作用,溝渠內溢流孔將水注人此一系統。他們在溝渠兩旁設計了許多凹槽,在大水來時,可做為魚群們的緩衝區。最後教授感謝學校行政單位的支持,諸多的生態改善工程才得以順利完成。
2011年3月2日
3‧19 (六)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蔡仁惠
由於花博的關係,近來綠建築成為很夯的議題,並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對於多數人的市井小名來說,「綠建築」著實只是一個專有名詞和夢想,它僅是在書本上看得到案例,但做起來,卻又遙不可及。我們在2009年《Discovery》的〈生態草溝〉的專訪中,發現蔡教授講述關於生態與綠建築的議題,其中從人與環境改善著手,再到的綠化建築與綠建築。也就是從小地方(校園、頂樓或空地)做起的概念,讓我們深感佩服與認同。對於生活在都市叢林中的我們來說,漸漸地改變看待「綠建築」的這件事,其實它不再是停留在買地、整地之後,成就一棟具有節能與環保概念的綠建築,那麼遙不可及的夢想了。
財團法人龍顏基金會3 月份的講座,特別邀請到蔡仁惠 教授蒞臨龍顏講堂,與學員們分享〈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的觀點:省思人與環境、人與建築的關係。如我們能以教授您的觀點出發,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一步步實踐綠建築的理想。或許我們期許在不久的將來,台北或甚至於台灣的市容,能不再像專訪影片開始所介紹的「稱不上美麗的城市」。
3‧19 (六) 14:00~16:00
北科大教授/蔡仁惠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
龍顏講堂誠摯的邀請您來聽講!
本講座每場次報名人數以50人為限,欲報名者請洽:
報名專線→ 02-2557-9670 傳真專線→ 02-2550-9495
電子信箱→ service@longyen.org.tw 或 longyen.lecture.hall@gmail.com
講堂位址→ 台北市信義路二段196號5樓(金石堂信義店/永康街鼎泰豐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