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廣才老師將從以下介紹的繪本中,教大家如何挑選好的繪本。首先他從1963年的《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這是一本由Maurice Sendak所繪及編寫的繪本。劇中主角Max在家扮成狼,到處搗亂,媽媽要他收拾乾淨,他卻恐嚇媽媽要吃掉她。因此,媽媽叫他:「wild thing(野獸)」,命令他不准吃晚飯,並馬上上床睡覺。當Max準備上床睡覺時,床邊竟出現如夢境般的叢林,於是他乘著船冒險去,就這樣來到了野獸王國。來到野獸國的Max,就在這裡當起了國王,他與野獸們大肆撒野,玩樂一番之後。Max卻忽然喊停,不想玩了,命令野獸們不准吃晚飯,上床睡覺去,結束了這場遊戲,想家的他於是乘著船離開了野獸王國。又累又餓的他回到自已的房間,聞到陣陣香氣,原來媽媽幫他準備了熱騰騰的晚餐。
|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by Maurice Sendak, 1963 |
老師也點出好繪本是如何的好,雖然這是一本已超過40年的繪本,但其中的道理很深,都藏在故事裡,對於親子關係、情緒的牽引和兒童心理的描繪,加上繪圖的表現張力,是本相當的耐人尋味繪本。當然除了精美的插圖之外,作者更利用了圖的大小,來表現劇情的變化和故事的張力。對於兒童僅適合看簡單的色塊和幾何圖形組成的圖案的說法,他不表認同 。好的繪本,故事和插圖應是有助於兒童的學習及思考。
接下來他以1940年Dr. Seuss的《Horton Hatches the Egg》,故事是關於老象Horton幫懶惰的鳥Mayzie孵蛋的歷程。當Horton答應幫Mayzie孵蛋時,她即刻飛往海邊渡假去。Horton先用枝架撐住樹枝,好讓纖細的樹枝可以負擔他的重量。在森林裡,不管刮風下雪或被其他的動物取笑,他末曾離開過鳥巢。獵人們看到孵鳥蛋的大象,覺得實在太有趣了,於是將牠們搬過山,運用海,為了就是海撈一筆,把他們賣給馬戲團。表演的旅程中,遇到在海邊渡假的Mayzie,此時一隻長了翅膀的小飛象正破殻而出。最後,大象孵鳥蛋的劇碼已經結束,於是他們被放回森林去。
雖然這些繪本多數是幻想的故事情節,但其中教育的意義遠大過於故事的合理性。也就是說文字不需太複雜,但表達的意義不能是簡單的,只要善用文字的重量、力量和感覺,輔以精彩的文字敘述和圖像安排上合理的推理,這些對兒童邏輯的發展來說,極具意義。台灣的教育經常是訓練一種數字和文字的思考方式,普遍缺乏圖案式思考的訓練與圖像的觀察。但郝老師認為好的繪本,其實是有助於兒童邏輯建構、圖像思考和推理能力的發展。
Wilhelm Grimm的《親愛的小莉》(Dear Mili),原為安慰一位8歲喪母的女童所寫的,是一本描寫關於戰爭和死亡的繪本。郝老師認為雖然內容有些許哀傷又充滿思念和期待,但孩子的深度是可以從閱讀培養出來的,我們也千萬別低估了兒童的理解能力。就拿Jörg Steiner的《森林大熊》(Der Bär, 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 這本繪本來說,故事內容大致如此:春天裡的熊一覺醒來,森林變成了工廠,牠也已不是牠自認為的熊了。不論是工廠裡的管理員、人事主任、經理、董事長,甚至於動物園和馬戲團裡的熊,都認為牠根本不是熊。於是,他當起了工廠了操作員,隨著季節的轉換,再度進入寒冷的冬季,終日精神不濟的牠,終於被開除了。當自以為是名工人的牠,想投宿旅館過冬時,旅館的老闆卻以牠是隻熊的理由,拒絕了他。最後,不知所措的牠,脫掉工人的制服後,找回熊的本能,爬回洞穴,進入冬眠狀態。
|
Der Bär, der ein Bär bleiben wollte by Jörg Steiner, 1976 |
好的繪本,其實是培養兒童獨立思考和圖像觀察的能力。筆者認為這不僅是熊變成工人,角色錯亂或環保意識的故事而己,其故事寓意深遠,可能隱含著社會批判的意識。我們經常就像這隻大熊一樣,工廠猶如社會中無形的框架,宰制了我們的教育、生活和工作,甚至於自我的認同。尤其是當在動物園裡的熊,以牠有限的認知,告知大熊沒關在籠子裡的不是熊。又當馬戲團裡的熊告訴牠,不會跳舞的稱不上是熊。這些似是而非的價值觀,不自覺地被催眠了,也就相信了。
郝老師指出,根據今年全球閱讀率排行榜顯示,國人閱讀比率遠低於其他歐美國家,甚至不如其他亞洲國家。雖然難以致信,但也算是事實,因為國人對閱讀的態度普遍不積極。從小開始接觸繪本或聽故事的兒童,是有助於日後主動閱讀習慣的養成。不管以前如何,但至少要從這一代培養起,未來才有機會創造知識經濟的軟實力。他也說了:「知道意義是沒意義的,要實踐意義才有意義。」郝廣才老師送給龍顏講堂學員的一句話:「天天讀好書,日日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