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 (中)

Discovery《綠地球》(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gjACc46tXwg)專訪的後續是,我們已經將新生南路巷內的馬路挖開,也就是瑠公圳復育計劃,這稍後再談。專訪的內容是我們初步完成「生態草溝」的計劃,就如同影片所介紹的,將學校外牆打掉後,做一聯外的渠道。當初完成不到一週,白鷺絲和夜鷺就已經來等著要吃魚了,烏龜也跟來了,山蘇也開始有人來採收了,另我們相當驚訝與振奮。其實我們給自然和生物機會,他們就會來,這樣有助於增加這生態圈的多樣性。生物和人一樣,需要多樣性才會健康,就像有時改變習慣,繞個遠路,讓感觀系統接受到不同的刺激,未必是件壞事。「生態露台」的原先理念,是基於長久以來我們佔據了生物大片的土地,如歸還部份的露台,作為他們不受干擾的棲息地,這應是生態倫理的實踐。台北市有許多棄而不用的露台,或許大多數人擔心在露台上種植物會有漏水的問題,但只要防水系統做得徹底,生態露台不但可降低室內的溫度,節省電能的耗費,而且植物還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功能。如果管理得宜的話,亦可種一些經濟作物,我們裁種過稻米和絲瓜,有時看了還蠻令人感動的。我想如果產量足的話,甚至可變成額外的收入,這也是我退休後想來承包的工作。

在台北科技大學生態校園建構之發展與歷程方面,我們的計劃是從原有的機能導向,藉由建構人文活動空間,觸發綠色的思維。待校內生態健全之後,我們就有機會向社區或整個城市發展。這樣的理想我們以一種比較寬鬆的心態去面對,但必需以嚴謹的態度去執行。就「綠化壁面」來說,除了可以在短時間內綠化校園的功效外,而且具有降低室溫的節能效果。我們選擇以吸盤式的爬藤類植物為主,如辟茘、珊瑚藤和地錦等,避免像雀榕這類植物,因為其根部侵入建築結構體內,會造成破壞。這裡有些經驗值得大家做為借鏡,我們運用小溝渠引入廁所洗手台的水再循環利用。原先澆灌系統的時間是設定半夜兩點,又因經常性跳電,所以我將時間改為下午兩點,但水管日曬受熱溫度可高達60度,植物往往就在這樣高溫的澆灌下而死掉。

圖三
結合設計與實作教學之「生態綠建築」的案例〔圖三〕,我們是將系裡原有的一棟舊建築做一計劃性的改善,規劃主要著重在舊建築的結構體、採光和通風等問題。改善通風的問題,為減少在封閉的空間開空調,讓室內產生過多二氧化碳,進而造成精神不濟的問題上。我們必需讓建築內部與外部產生良好的空氣對流,所以快定採用被動式的設計。然而,空氣對流的問題,必需先從四季的風向去了解,再運用屋簷斜度所產生正負壓的原理,將室內熱氣導出,並大量引進室外新鮮的空氣,在四季裡持續產生良好的對流。另一方面為了節省白天電能的耗費,必需引進大量的光線,但得避免日曬的困擾,又要考量室溫度是否過高和物品存放的問題。於是我們決定在建築的北面採用大量的玻璃牆面,這不但可以引大量的自然光線,而且可避免過度曝曬的問題。這棟建築在驗收階段,為了順利完成行政驗收,連夜加裝了5分的暫用玻璃,最後拆卸下來的玻璃,當然不能浪費,請學生做成桌子來使用,所以在我們系館你可發現有許多玻璃桌面的桌子。這個改建案有機會讓學生從「做中學」,但我們並不是閉車造車,整個改建的過程,大概有5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建築師或教授參與,透過國際合作的分式完成此案。多位外國建築師對台灣建築的評語是,「台灣的建築體多數像沒穿衣服的裸體,裸露在外」,而「生態綠建築」的改建案,我們只是將建築本身穿件衣服而已。如果大家時間來北科大走走,歡迎來參觀我們的系館。

台灣這種濕熱型的海島氣候,尤其是到夏天時,相信大家一定常有濕熱難耐的經驗。這是因為皮膚表面的溫度無法蒸發,又當我們以煽風來降溫時,將表面的熱氣蒸發,就會帶來些許的涼爽感。都市的地面就像人的皮膚一樣,尤其是在夏天,因為一時無法消化過多的熱氣時,就容易產生「熱島效應」,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蒸發降溫,將熱氣帶走。其中的改善計劃包含將校園裡大量的土地露出地面,讓土地可以呼吸,這樣有助熱氣的散發。我們的校園經常利用具有吸熱效果的水泥或柏油來舖設地面,當做停車或人行道之用。為改善這樣的情況,我們利用「透水舖面」取代原有的水泥。然而,透水磚施工時,為了解決積水和方便滲水的考量,底下分別會以粗石和細碎石做為基層,為避免上層的透水磚鬆動,所以每4~5米就必需固定。另一「生態綠廊」的景觀綠軸計劃,含納了校園人文咖啡和文化空間等參與式設計。此設計是為了徹底將地面還給行人,我們也是利用透水磚和植批來改造。雖然花了為數不少經費興建地下停車場,但錢本來就是要花在正確的事情上。施工期間,我們測量比對施工與未施工的透水與不透水磚地表溫度,發現它們有相差7度之多。透水舖面不但易於雨水下滲,還具有保水功能,由此可知,它對於都市的熱島效應亦有其改善效果。部份改善工程我們也運用了JW工法舖面,它具有調溫和導水,更可吸附二氧化碳和消化微生物的功效。透水舖面過去因多數錯誤的施工,造成地面的不平整,因此,在台北市我們極少看到透水舖面的人行道。在校園臨忠孝東路的人行道的改善計劃中,因施工單位考量到騎土會將機車騎上人行道停放,這樣可能會造成地面不平整又引來民怨,而拒絕使用。但話說回來,人行道本來就不是考量騎士或機車停放而設計的,這樣的做事思維是我比較無法理解的。

其實,從1989年建築系在結合設計教學與實作課程的開始,我們就遇到施工的問題與行政的認知落差。不論像是生態草溝、植物牆或生態露台都是屬於校方的「文化財」,但經常因為管線裝備或冷氣安裝等施工問題,為便宜行事刀子這麼一劃,不久後牆面上的植物也就枯死了一大半。感慨「文化財」的概念多數人都還尚未建立,所以也就不懂得要去捍衛。曾經他校學生因在校園施做生態露台,校方將室內漏水的問題歸咎於露台的施工,並要求折除。接到學生的求助時,力求學生一定要捍衛,漏水的依據在哪裡,請工程技師提出實際的數據,不能因便宜行事,變得是是而非。就以生態工法的問題來說,我們經常有人定勝天的自恃,河道幾百年來形成自然彎曲的狀態,自有其道理,而我們偏偏非得截彎取直不說。當颱風來時,非生態工法的堤防潰堤了,通常會被歸咎於大自然的力量,潰堤也是以正常現象視之。反觀,以生態工法築成的堤防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便有一種「你看吧!就說生態工法…」,反而經常被視為是一種不正常的施工方法,這樣的做事思維是我比較無法理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