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

褚士瑩〈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講座紀錄_(上)


平均一年回台灣4次,這次有機會安排到偏遠學校去演講,和當地的學生聊自己的人生和夢想。大家知道「多背一公斤」嗎?這是從大陸開始的活動,發起人叫安豬(Andrew)。行動之初,是他號召許多同好多帶一公斤的文具或書籍到偏遠鄉鎮學校。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現在大陸的交通也愈來愈方便,這個活動就轉型成什麼都不帶,而是到偏遠鄉鎮和小朋友說故事,說的還是自己的故事,就是聊聊自己如何成為今天的自己。如果有人和他們聊自己如何成為律師、會計甚至化妝品開發師,這不是很棒嗎,這樣的人就在他們眼前,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如果能因此開啟他們的夢想,我想這是很有趣的。前陣子接受記者訪問做了一份問卷調查,題目是:如果幸福的指數從110,請問您的幸福指數是多少?我回答10。記者驚訝地表示,我的幸福指數比郭台銘還高。心想那有什麼不委嗎?有朋友認為,我是他們認識的朋友中過得最爽的人,重點是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也非常喜歡我現在的生活。當然,我也會去思考一定有什麼原因讓我成為現在的自己,是不是因為過去年輕的經驗累積?有哪些是我做對了?還有什麼事是必需趁年輕去完成的?在坐的各位大都是比我年輕,算是的晚輩,所以今天阿北就來分享,趁年輕要做些什麼是很重要的。

開宗名義的第一件事就是,旅行。旅行對我來說很重要,對我的一生有許多重要正面的影響。我所指的旅行並不是吃過多少家米其林餐廳,也不是隨便地圖一指,我都去過就表示很厲害,或只是蓋滿319鄉鎮的護照。旅行對年紀愈輕的人,我覺得意義愈顯重要,那麼旅行到底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就是有機會到台灣以外地方,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我們經常想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沒想到找到的卻是在台灣的位置,沒找到世界的位置。一位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薪水通常是多少?平均是2.32.5萬。那麼碩士呢?再加5000。博士?就失業了。記得有位同學,當我們高一時,她就跳級升上高三,接著上台大,再到柏克萊,25歲就拿到物理學博士,遠遠超越我們。原本在台灣,因為太優秀被同儕視為異類和怪咖的人,可是到了學制較自由的國家,才找到了自己位置。我們也希望與眾不同,可是真的不一樣時,反而害怕變成被排擠的異類,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敢表現出來。我們只是平常人,不像那樣優秀,又好巧不巧也不會念書,在台灣老覺得自己只能處在B咖或C咖的位置。為什麼我要說這些?如果我們有機會自己打工存錢到國外,至少長住3個月,讓自己有機會跟世界做評量。世界上有8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他們根本不可能出國。又世界多少人學歷不及高中,至少我們都有高中以上的學歷與基本的外語能力。至少利用3個月的時間去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不一定是金錢。如果要用金錢去證明,媽媽不都說我們是無價之寶,可是出社會後,我們卻要為了兩萬五元出賣了靈肉。可是像到紐西蘭打工渡假,因為他們需要馬上可以上手的人,通常工作的難度也不太高,不需要職前的訓練;因此,更不需要大學學歷,你也可以證明你一個月有12萬的身價。回到台灣之後,你更應該看待自己是有12萬身價的人,今天選擇在台灣做2.5萬的工作,一定是這份工作有12萬價值,只是你每個月願意付老闆九萬五的薪水,買份現在的快樂,讓你做這份工作而已。一定要有這樣的想法,不然把自己當做兩萬五的消耗品,那就太悲哀了!不管什麼年紀,給自己機會去證明,可能你就不再覺得自己只是B咖或C咖。尤其是愈年輕體認到自己的身價,是從12萬起跳到無上限,我想這是給往後人生一個很好的禮物。

第二件事是找到一個可以從事一輩子的運動。我想在坐沒有人認為健康不重要的,也沒有人反對運動和健康是習習相關的吧?!請問有沒有人已經找到一輩子可以從事的運動了?騎腳踏車、游泳、瑜咖和慢跑。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運動共同的特性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不過,有朋友說排球,這我倒比較無法理解。你是覺得到7080歲,你還可以繼續打長青組的排球嗎?我們知道排球或棒球至少要兩個人才能打,兩隊比賽的話,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如果到了4050歲,請問還能這麼容易約到人嗎?可能有人忙事業,也可能有人身體不適,如:痛風或退化性關節炎而請假。其實我要說的不是運動本身好或不好,而是除了協調這樣比較多人的運動之外,我們還得找到,即使一個人你也可以享受它的運動。剛才提到的慢跑,即使一個人的運動,也可能因年紀愈長,而無法持續下去。如果人生可以趁早找到幾類喜愛的運動,能持之以恆,且能保持身體健康的運動,那應該也算是個不錯的人生禮物。

再來,第三件事情,我覺得人生一定要有10個可以交往一輩子的朋友。大家身邊至少有超過10位這樣朋友的請舉手?大家都很幸運,那保證你們一輩子都不會寂寞。我指的不是大家臉書上有多少朋友,是要真正有往來和互動的才算。臉書也做過這樣的統計,女性一天在臉書上保持有互動的朋友數是6個,男性則昰3個。在美國也對癌症病友做過臨床調查,一組是一天至少會和4位朋友交談、見面或打電話聯絡的患者,另一組是平常沒什麼朋友,屬於專心養病型的患者。一年後,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和朋友往來的存活率比另一組來得高。所以有朋友真的非常重要,無形中有一個支持的系統。那這樣4個就好了,為什麼至少要有10個朋友?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學生時代比較容易交到朋友,出社會之後就沒那麼容易了。當然,我們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階段的朋友,現階段的朋友沒辦法參與你的過去,也不清楚為什麼你會變成現在的你,而老朋友就會有過去共同記憶。所以過去每個階段保持聯絡的朋友愈多,你的過去就會一直活著,就不會船過水無痕,僅是活在當下。美國社會學家做的調查,每對結婚的新人,男女雙方平均會失去兩位朋友,這也有其道理。年紀愈長朋友只會愈來愈少,所以趁年輕時要多結交一些朋友。有位高雄的書友,他有很多狗友,來自各行各業,因為大家都喜歡狗常聚在一起,平常大家也會互相幫忙,不像工作上的朋友會有利益的衝突。我們也可能因不同階段的嗜好或喜愛的運動,而交到不同成長階段的朋友。

第四件事,就是趁早培養對藝術欣賞的能力。不管是電影、音樂還是文學,這些可以讓生活一輩子都不會無聊。如果一張聽一張古典樂,不重複,可能10年都聽不完。就算你喜歡電影,每天看一部,請問這輩子你看得完嗎?因為不論電影或音樂都是很廣又有深度的,用一輩子的時間,可能都欣賞不完。如果你是從小就討厭校外教學到美術或博物館,只喜歡到汽水工廠的同學,好吧,就算你再怎麼不喜歡這些美術館裡的畫作,如果有一天你為人父母,你會讓孩子發現自己是那麼粗俗的人嗎?有時間或假日,可能還是會帶孩子去美術館或博物館走動。難道你希望進美術館後,只看得懂水果靜物畫和裸女圖嗎?看到釋迦就說這個哪裡也有種啊,或直接反應這個很好不好吃,這個裸女胖不胖,這張畫像不像林志玲,難道小孩不會覺得丟臉嗎?不會分辦這些大人倒底有沒有審美眼光嗎?從小培養這些興趣,會讓生命變得更豐富,許多媽媽懷孕時會聽胎教音樂,這可能對音感或情緒的舒緩有些幫助。其實對音樂的喜歡,應該不需要特別學習樂理,也可以很自由的直接感受。如果認為我要學習艱深的樂理之後,才能談喜歡,這就好比要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後,才來投資名畫,而那時看懂的是可能是錢的價值,而不是單純的喜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