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

褚士瑩〈每天多愛地球一點點〉講座記錄_(中)




第二件事情是「動手」,其實會去農場的志工,我會想他們想要得到的是什麼?我覺得想要得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動手的樂趣。
其實生活在都市裡,我想包括我,在座大部份人,我們都已經失去了動手的習慣。像做麵包,你問做過烹飪的人最簡單的是什麼?他可能會回答:餅乾,因為攪一攪就好了。可是你說餅乾最簡單,但你應該做過更簡單的,更小的時候,你應該泡過布丁粉做布丁。這兩個不都是甜點?你現在因為不斷的挑戰,雖然做麵包很容易失敗。可是你會不會說:兩個一樣是甜點,我再泡一泡布丁粉來吃就好了。你還回得去嗎?
有手做習慣的人大概都會有同樣的經驗,會一直越做越難,失敗的機率自然越來越高。因為就算麵包很會控制了,接下是不是就想做翻糖蛋糕?你一定會自己去找麻煩。你絕對不會說:今天麵包已經得心應手了,從此就封廚,以後要吃甜點就泡布丁粉就好了。
這個就是有動手習慣的人和沒動手習慣的人有很大的差別。農人一輩子都在動手,所以他永遠會去找更大的麻煩、挑戰。所以你常常會覺得他的失敗都是自找,他為什麼要做這麼麻煩的事情?就覺得我們真聰明,想一想就知道會失敗,為什麼要去做?所以我們就變成手沒有什麼功能的人,你在捷運上看,大家的手只剩什麼功能?滑手機和挖鼻孔。
這樣的人他並沒有想清楚,他覺得事情的結果比較重要,他就不會覺得麵包要自己做。他覺得到隔壁面包店買,15元就有啦,我自己做有比較便宜、比較好吃嗎?
有動手的人和沒動手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生活在哪個世界是比較幸福的?如果我們跟土地脫離關係,不能連動手的習慣都沒有,不然你看到的世界會只有結果。想吃麵包就去買現成的,想買家具就去買現成的。沒動手習慣的人只會看到結果。



第三件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從與土地相關的人,你會發覺農人有些技術是我們一般人沒有的。比如說當時我們要開闢農場時,必須要找一位走水的師父,他在那走來走去,就知道哪裡挖下去就會有井。我們一般人走來走去,就是看不出哪裡有水,可是他透過這個地形、植被,他就會發現這個這個山地好像特別濕潤,可是最近沒有下雨,後面應該有水。或者是這個地方草長得特別高,底下一定有水。像這種就是一個特別的技能,這種師父在臺灣也都有。他知道,而你不知道,就是因為你和土地沒有關係不夠親,所以你沒有那觀察的能力。這個是無法用衛星圖去判斷的。
我覺得應用在我們一般人身上,就是我們太少走路,也太少去徒歩旅行。如果你今天來,可以選擇的話,最好是走路,起碼要騎UBIKE,至少也要公車或捷運。如果到哪都是計程車或司機接送,出國不管到哪都是飛機而且不轉機,其實你就錯過很多人生的風景。因為就跟剛才我們說的不動手的人一樣,只有想到要到達目的地。
所以今天各位想一想,你如果要去巴黎,是真的去的那件事情比較有意義;還是從你有這個念頭想要去巴黎到開始準備、期待、找資料,那個準備的過程才是最美的。
等你真的到巴黎,有沒有那麼好?真的到巴黎,一切就不好了。就覺得都是觀光客,大陸人好多,奇怪人家大陸人干你什麼事?然後巴黎鐵塔也沒什麼,上去還要錢;巴黎覺得好浪漫,結果去了完全沒豔遇,可是那也是你自己的錯啊。
所有的想像其實是在去巴黎最美好,那就跟談戀愛一樣,你都一直在想:他喜不喜歡我?可是一旦講清楚了,他說:你不要再騷擾我了。你不覺得知道事實的那一剎那全部幻滅?之前你覺得你很痛苦,這個簡訊這樣是什麼意思?他臉書PO這樣子好像在跟我說話;他喜歡聽這首歌耶,這裡面有一句歌詞根本就是在對我說的。
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想法?就在猜測的過程,其實那個人根本就討厭你,所有人都曉得,就你不曉得。可是如果這個過程很長,你不是享受了很久這個戀愛的折磨?就算講清楚了,那個人他說他很喜歡你,兩個人就在一起。有意思嗎?就開始在想:兩個人要住在一起,這樣房租比較省;要見對方父母啊,大餅要幾斤?你家臺南人喔?那禮數很多喔~~。是不是這個就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實際上的操作了。跟誰住啊、房貸啊、在誰名字之下,這個就已經和戀愛無關了。
所以其實你喜歡旅行,也不是那個目的,而是你怎樣延遲到那個目的的過程是最美的。
走水的師父要走多少的路、摸過多少的土地,才有辦法讀一片土地,他是感覺土地在跟他說話的。我們在旅行的時候,有沒有感覺世界在跟我們說話?在說什麼?今天如果你直接就到目的地,你是聽不到土地的聲音。單車環島、機車環島、汽車環島、搭高鐵、搭飛機,這個中間的區別在哪裡?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之前有兩個獸醫師徒步環島寫了一本書《歡迎餵食:兩隻偽浪浪的徒步環台記
》,他們兩個專門在救助流浪動物。他們徒步環島一圈,把自己當作流浪狗,身上插著牌子寫著「歡迎餵食」。他們到每一個地方,就和當地的流浪動物協會合作,幫助結紮。他用這樣的方式看臺灣,他看到的臺灣和你看到的臺灣一樣嗎?所以徒步旅行會讓一個很小的臺灣變得很大。因為看到的觀點不同,你把你自己當成流浪狗看到的臺灣,跟你是一個觀光客的觀點,會不會一樣?這個世界是很有趣,如果你覺得無聊,可能是你都太急著立刻到目的地。



第四件事情是我們剛才講到那個走水的師父,他很會「觀察」。我到現在還是無法像他一樣,但我還是學習這個大自然到底在跟我說什麼。
因為我住的地方離農場有一段時間,所以我有請一位司機載我去。去了之後不走,一直在挖草。圖片中的是含羞草,他不是你會去花市買的名貴植物,可是你上一次看是在哪裡?什麼時候?他不是雜草嗎?為什麼他好像從你的生活場域消失了?
當我看到他在挖含羞草,我就問他他在什麼?他說當地人講:含羞草煮水喝,就可以讓他媽媽的腎結石排出來。可是在他住的地方,離農場大約一個小時,以前明明很多,現在卻都沒了,所以他看這含羞草就很高興。
那個時候我才知道,這塊土地告訴我:他很健康。因為含羞草雖然是雜草,但他對汙染非常的敏感。只要這塊土地受到汙染,你絕對不會看到含羞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市區幾乎不會看到。本來有含羞草的,卻消失了,代表這塊土地受到了汙染。後來我只要看到有含羞草,我就可以很有自信的說:這塊土地是沒受到汙染的。
其實土地一直在告訴我們許多訊息,可是我們卻沒注意到。含羞草的消失,就是告訴我們這塊土地已經受到汙染。可是你一直到剛才才發覺:對耶!已經好久沒看含羞草了。我們在農場的時候,會發覺有的地方有含羞草,有的地方沒有。當我們在這裡種植根系作物,為土地去除毒素。可以看含羞草有沒有回來,你就知道這土地的毒素有沒有去除。這樣的觀察力,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第五件事情,我覺得因為農人靠天吃飯,他一輩子都在冒險。可是我們生活在空調24HOURS的房子裡,我們卻常常忘記冒險。這個冒險是什麼?我剛剛提到種植根系作物吸取毒素,就是照片上的這個――岩蘭草。
就是因為他的根這麼長,他才可以深入土地裡,吸收很多的重金屬。可是岩蘭草本來是用來提煉精油,如果他吸收了重金屬然後提煉精油,不就是黑心商品了?所以我要確保,哪些是吸收毒素,哪些是煉精油的。不種在土裡要怎麼種?
當時我們試了一種沒人用過的種植方法,我們到山裡找了巨竹(Giant bamboo)。砍了之後打通中間的竹節,因為根長得很深,我們就把巨竹像打梅花椿一樣立在土地上,將岩蘭草種在最上面。因為根會不斷往下找水,他就會留在竹子裡。等他長到底部還沒到土裡,你就剖開可以收成根,這樣自然就是乾淨的。
可是你必須冒個險:萬一失敗呢?在這塊受到汙染的土地上種植東西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就必須放棄。如果不放棄,你能不能冒險去找到一個方法?雖然我本身不是學習農業的,但我覺得我為岩蘭草找到了一個方法,我相信有更好的辦法。
後來我才發覺這方法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以前在臺灣就有看過類似的了――種山藥。農民將山藥種PVC的水管上,斜插在土地上。
在生活當中應該有很多的啟示在教導我們,可是你有沒有去找尋一條新的路?我覺得這是土地教我的第五件事。



第六件事,我覺得是和臺灣很有名的「半農半X」的創辦人――岩見直紀,所學習的。所謂的「半農半X」指的是說:每一個人應該都找一個跟土地有關的生活方式,另外一種是你的專業。比如說你的專業是企劃,今天你的週末可以去當農夫,但是週一~週五,你還是在辦公室當企劃,那麼你的生活方式還是可以某種程度和土地做連結。可是你這樣生活一陣子後,你就會用你企劃的腦袋去思考:我如何去賣這些過剩的農產品?你就會將這兩者結合,找到一條和農業相關的生活方式。
我現在要講的是「故鄉旅遊」,這是在半農半X底下一個比較細的想法。我們現在想到的是,現在很多臺灣的農村都變成了觀光地區。有沒有很多地區是你覺得是觀光為主,農業為輔,農業只是為了讓你看,種幾棵給你看的。
有人去過古坑嗎?你有看到咖啡嗎?你只看到很多可以買的咖啡,那麼少的咖啡樹,怎麼可能做出那麼多的咖啡?其實這些咖啡都是從印尼來的,那個地方叫古坑罷了。只要來到古坑加工,他就可以叫做古坑咖啡。
你這樣看起來,這個咖啡農業是不是已經本末倒置了?他只是種個幾棵給你看,其實並沒有這個古坑咖啡。
臺灣有太多這樣的地方,不是為了生產農業,只是為了吸引觀光客來。不就跟九族文化村是一樣的意思,只是在那兒玩給你看。生活給你看、織布給你看、做飯給你看,這是一個自然的生活嗎?
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當時我們在緬甸決定做國際志工旅遊時,也經歷過這樣同樣的掙扎。因為我們每一個去的志工會待三天,他會捐100元美金(3,000新臺幣)。這錢包括這三天的吃飯、行程,這三天會煉有機的精油,一團大概10個人,像昨天他們說他們每個人還分到了大概500ML的有機精油。一般來說店裡10ML的有機精油大概就要700~800元,如果500ML大概就有35,000元的零售價格了。這就包括在3,000元的捐款裡了。
可是對於當地人來說,如果每個月來兩團,每團來十個人,每個月就有2,000元美金(60,000元新臺幣)的收入。當地大概266英畝(85),這樣在當地如果不種精油,普通作物(米、麥、蔬菜……)的產出,大概不到60,000元新臺幣,因當地的薪水,一個農人給別人請,一天也不過就3元美金(90元新臺幣)。以這樣的人力來說,每個月要產出60,000元新臺幣的經濟作物,在當地市場是賣得掉的,那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所以你只要國際志工旅行,每個月去個兩團,很容易就可以高過這個數字了。
長久以來,你會不會覺得,我們幹什麼種得這麼辛苦?多找些觀光客來不就好了?如果這樣,對於這些世世代代務農的人,到底是傷害還是幫助?因如果今天你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再也沒志工團去了怎麼辦?這個收入沒有了怎麼辦?當這裡變成觀光農場,沒有觀光客的時候,還能回到原來的農場生活?所以我們做為一個外援必須很仔細的去想,多少才是對的?是否越多越好?

所以我們在臺灣看到很多這種鄉村的旅遊,常常會造成當地農家心態很大的改變。他就會覺得我種地還不如開民宿,這是為什麼我們在東部看到很多蓋得很豪華的農舍做為民宿,一個晚上好幾千塊,甚至有幾萬塊的。如果這個在花蓮供不應求,一個月30萬,你覺得這塊土地的農作物一個月有沒有30萬的產出?可能一個月都沒有。你覺得這樣誰願意做農業?農業是不是就會消失?在臺東現在也有同樣的情形,這樣到底是幸還是不幸?所以不是跟土地拿越多越好,而是什麼樣是適當的比例?

1 則留言:

  1. 太好的免費演講活動. 我愛聽他的演講

    4/29免費演講:褚士瑩:每天多愛地球一點點+6/4帥氣型男:褚士瑩=國際NGO作家:旅行教我的事+更多免費演講

    my blog :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tine1511/post/1327615630

    最知名元氣帥將公益旅行家褚士瑩演講;4/28:褚士瑩教你處世贏;4/29多愛地球一點點:;6/4:旅行教我的事;更多講者們演講

    my 196萬人次的 blog :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tine1511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