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

王浩威〈晚熟世代中的家庭溝通〉講座記錄_(上)

主持人:
各位現場朋友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在禮拜天的下午,來參加這場由龍顏基金會所舉辦的本年度的第二場龍顏講堂。
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是王浩威醫師,王浩威醫師本身是一位非常知名的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知名的作家,現任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的執行長,同時更重要的是:也是心靈工坊的發行人。
過去除了藝文的創作之外,王浩威醫師秉持著他專業上的觀察,為我們寫出了諸如:《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我的青春施工中》等等的親子教育類的好書。在2013年更重要的,他為我們寫出了《晚熟世代》這本重要的著作。除了王浩威醫師本身所善長的親子教育類外,他更非常敏銳的為我們點出了臺灣的一些社會趨勢上的現象
我們今天非常榮幸邀請到他來為大家談談:晚熟世代中的家庭溝通。現在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王醫師。

王浩威醫師:
謝謝介紹,謝謝龍顏基金會給我這個機會,來做這個演講。
我今天試著這麼講:晚熟世代中的家庭溝通。講到溝通還有點難,我們先講到家庭。
我們這個時代當然會不自覺得發覺說:怎麼大家年輕的這一代,好像越來越難進入社會?我們把進入社會當作一個獨立的指標的話,社會學上會說一個人的獨立基本上有幾個指標:一個就是離開家,成立自己的家這包括了結緍,也包括了在社會上找到一個工作。如果我們用這個作為一個指標的話,我們真的發覺現在的年輕人要獨立,真的比以前晚很多。
我們如果真的好好去看的話,就會發覺說:其實這個現象,很早以前是由日本最先提出來的,那個時候有一本書在臺灣還頗暢銷的,就叫《單身寄生蟲》。明明都已經工作不錯了,可是就是一直要住在爸爸媽媽家。因為住在爸爸媽媽家可以省下房租,雖然女朋友或男朋友都帶回家住了,但是就是不願意結婚,因為結婚就代表他們要負擔更多。那把錢省下來,就是要有品質更好的生活,不管是買名牌、更多旅行也好,這都是一個慢慢被討論的。
我們不只看臺灣這樣、日本這樣,你會發覺全世界都這樣。比如說美國之前有一部電影《賴家王老五》,爸爸媽媽想盡辦法要把兒子推出去。這個都反應出了一個現象,很多名詞就開始出現。義大利有個名詞,意思是:放在家裡的巨大玩偶;西班牙有個「八百歐元族」,有點類似我們月光族。這都是在還沒經濟危機前就有的名詞。
你就會發覺說:這好像是全世界都有的一個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當然最近又有一波在講「世代正義」,大家如果注意一下,每個地方都在談世代正義,因為每個地方都生活的成本越來越高,簡單講就房子都買不起了,每個年輕的世代都覺得說:他們要養老人,又買不起房子,要怎麼面對未來?
他們面對未來的因難度,比起像我,今年55歲了,是因難的多。所以他們說這個世代是不夠公平的。理論上來說,正義是說平等。世代和世代之間不平等,所以他們要提出「世代正義」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晚熟」是一個很全面性的狀況。我們回來看到臺灣的一些現象,前年的生產率是世界最低的,也是臺灣的第一,反應說臺灣人越來越不願意生小孩。怎麼會這樣?
三十歲了,不願意自生獨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願意獨立,我們用各種不同的現象,比方說:賴在學校不畢業。他也不是說真的「賴」,而是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永遠都是處於沒有準備好。不管他有沒有雙修,總之大學讀完了,覺得好像不太夠,還是想再讀一個碩士。你問他為什麼要讀博士?是不是要做學問?理論上來說:博士好像是為了要研究。可是他好像也沒真的要做學術。
其實好好的瞭解之後,大概都有另外一個面向可以理解。他們都覺得:進入社會,他們還沒準備好,還沒有保握,不確定自己會成功。不知不覺就這樣拖下去了。
這種名詞我們也可以看到:啃老族、尼特族。這些名詞都很普遍,不能說完全沒有希望和夢想,對未來的確他們辛苦很多。夢想也不是沒有,但就漸漸變成小小的夢想。
鴻海的郭台銘董事長曾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只想開咖啡店而已。其實這是他們一個可以有把握的範圍,更大的夢想,他們不敢去處理。但是我們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每個小孩都變寶貝、媽寶,但是我們又可以看到,在這樣的一個少子化的時代,理論上來說小孩子應該是很寶貝的,我們經歷過了各種的教育運動及理論,我們很少體罰小孩,跟我小時候一天到晚被打,是無法想像的。可是為什麼打死的,卻是經常可以聽到?
我們那個時候常常被打,卻很少被打死;這個時候小孩很少被打,可是被打死的小孩似乎比以前還多?
年輕人在海外打工,一方面擔心是臺勞,但是也許他是一種學習。的確有一種在規避,不要真正進入社會。
早期來講,憂鬱症有一陣子都被汙名化,得了都不好意思講。現在小孩子都很大方跑來跟老師說:我得憂鬱症,所以作業晚點交,考試補考……。如果仔細一想,得到憂鬱症好像還頗好的,不急著好。
我們這個世代是一代勝過一代,我們很幸運隨著臺灣這麼的安定,這在整個華人地區,很難得有這麼穩定、這麼久,一個世代、一個世代在累積。不知不覺間,不管在學歷也好、事業成就也好,都達到了顛峰,很多都是很有成就的父母。可是為什麼因此小孩反而很難跨出去?不是說絕對,而是不容易。
像這些寫出來的症狀,幾乎都是在民國80幾年還很少見的。以前並沒有所謂暴食、厭食的行為,我民國76年時在臺大當住院醫師,當時有一個英國的住院醫師要來臺灣講這一個題目,還跟他講:臺灣沒有這個問題。過了兩年,當時臺大有了第一個案例,榮總後來也有。那個是厭食到隨時會暴斃,皮包骨非常嚴重。當時正好他來亞洲,他就覺得奇怪:怎麼突然亞洲要他講了?
現在很多小孩子拒絕上學,以前不上學的小孩可能飆車。現在很多小孩子覺得到學校壓力很大,他寧可在家裡,也許一天到晚上網。對他而言,進入人群壓力就很大,這種學生在教育局的統計是逐年在增加中。
我們看酗酒,我還記得我76~80年在臺大急診當住院醫師,那個時候只要碰到酗酒叫精神科來處理的,我們都會猜是烏來的泰雅族。那個時候只有原住民,可是我後來去花蓮,從花蓮回來,發覺不管哪一個族群的都在酗酒。女性也在酗酒,年輕人也在增加。
瀕臨性人格、解離性人格,電影比較常看到,臺灣比較少看到。倒是社交焦慮症,有一種書還頗暢銷,就是內向心理學這一類的。人自古以來就有內向、外向,可是以前內向的人不會焦慮,可能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既然我是比較不善長社交,就乖乖讀書當個公務員、老師,就會有人來作媒、結婚。可是現在即使公務員、老師也要有社交的能力,這個社會對於你的社交能力越來越要求。有個社會學者甚至講說:我們這個時代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外向。
有一陣子,商業週刊等等都會做個專題:如何為你的人脈存褶累積、增加。你的人際關係越好,你才能夠成功。反過來講,內向的人,對於這方面不是那麼拿手的人,就變得特別緊張、焦慮。
社交焦慮症這十年來在臺灣、在韓國增加了五六倍以上,這幾個國家都類似,都是新興國家,經濟從未開發"開發中"已開發,好像都有類似的問題。
我們也看到一些行為,這不是納入正式診斷的,刷卡、名牌祟拜、拒絕長大、愛上一個明明很爛的人卻無法分手、校園暴力、網路成癮……。
這些東西如果我們好好去看,就會發覺這些症狀當然是很嚴重。但也有一點點輕微的,比如說:小孩子永遠覺得自己胖了一點。雖然沒到要診斷,但已經有這傾向。有的看起來是外向的,但他每遇到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他就要想很久才敢跨出去。
這種越來越像一個普遍的現象,我們發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自我是沒自信的、是空洞的,總覺得自己的內在還不夠,所以不足以面對外在的世界。可是他很想努力,內在這個東西,我們要怎麼樣增加他的信心?其實不是那麼容易,或者說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法。當然心理上會說:我們要增加信心,要給自己不斷做挑戰,適當的挫折,讓我們一個個的去突破。突破的挫折、冒險越多,自信就越大。當然如果說你很會考試,那幫助不大,因為本來就是你熟悉的挑戰。你要如何有一個挑戰了不會站不起來,太挑戰的挑戰。
一般人來說,很難這樣子,只好從外在增加自己的自信。這外在的增加自信在心理學上就是包括對自己長相的在乎、怎麼穿衣服、有沒有名牌……。臺灣的小孩越來越越好看,我朋友到大陸,一看就知道這個是臺灣來的,有點像唸書的時候,這個一看就香港僑生。

問:
在臺北、高雄等都市區是否較明顯,鄉下地區較不明顯?
王浩威醫師: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在中國也嚴重,中國就很明顯,如果爸爸媽媽從小就在北京上海,這種機會就特別厲害;反過來如果從小在鄉下,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這個就比較沒這問題。甚至在北大、清大,他優先錄取外省的,因為他們覺得這種小孩潛力十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