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即將開始,請入座。相機和手機準備好,請大家多多幫忙拍一些照,臉書多發一些。這段po在臉書上的前導預告片,相信大家一定看得莫名奇妙。我們去看電影時常會看到類似的片頭,影片裡通常有很多贊助廠商的logo,於是我就突發奇想,如果某天大家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從頭到尾都是這樣的電影,心裡會怎麼樣?所以我就故意剪輯了這段預告片。看完這段莫名奇妙的影片之後,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本名是王元亨,花名就直接叫玩亨,專職是廣告,平常就是在廣告公司擔任藝術指導的工作。從事這些創作我不敢說自己是「漫畫家」,僅自稱是「漫畫人」,畫漫畫和持續創作是興趣。坦白說,這個興趣在台灣很難當飯吃,為什麼?後面我會提到,所以白天我還是在廣告公司上班。畢竟是創意人,除了工作之外,還是有滿腔的創作能量,集結出版的是《机肉人間》,在這之前還有〈机械体浮世絵〉的創作。〈机械体浮世絵〉比較是一個機械零件組合體的電腦插畫,我從2002年開始創作。在學生時代,我們大概就隱約知道在這個行業要不作品很突出,大紅特紅,不然就是要不斷地參賽才有機會讓自己的作品,不斷露出發聲。這一系列的插畫作品,曾參加2002年全國電腦插畫大賽,得到銅牌獎。2003年發行成月曆,2005年幫Panasonic做的手機面板,後來參加Vans潮鞋設計比大賽,得到金獎。因為這些經歷,2006年有幸得到可口可樂的邀請,幫他們設計紀念瓶的瓶身,同年參加第三屆的台北國際設計師玩具展,也發行明信片。秉持著不管受不受歡迎,我就是一直持續地畫,沒有想太多,不斷創作了好幾年;所以,2007年有幸受邀「變不變Nike
AFI」創作的聯展,同年受邀到北京參展。2008年出版了《The Making of 机械体浮世絵》,算是一本電腦工具書,不過,還是以機械體的概念和創作去完成。
我就是這樣一直畫,到了2010年剛好接觸到Taiwan
Comix這個團體,從這裡我認識到更多的漫畫人和漫畫家前輩。這一系列的創作,也是後來發表在《TX》裡的〈机械体浮世絵〉。2012年,Taiwan Comix也將會在高雄的駁2特區做一個聯展的展出,我也會參加,所以請大家一定要來支持一下!
「傳奇已經出現!?沒人氣,不紅。
圖文部落格,也能展覽、出書?!
全憑兩個字,一字『堅』,一字『持』。
這就是《机肉人間》,全本企畫、編輯、排版,
全一人,獨自完成。但誰會買啦!?」
接下來講一下和機械體創作比較不一樣的《机肉人間》,因為機械體的創作也好長一段時間,想說是不是該換另一種創作的風格來試試看。當時那還是一個部落格正要紅起來的時候,人人都有發表的機會,1997年開始webolg的概念,2003年Blog開始盛行,雖然現在已被臉書取代。不過,當時透過這樣的介面和網路的便利性,讓許多控制不住創作慾的人可以發表自己創作。既然有這樣的管道,當然要多加利用。創作的開始就是設計角色,因為過去我創作的機械體是沒有角色設定的問題,比較像是一種純藝術的繪畫風格,表現的方式也是比較黑暗和情色。其實當初安古蘭漫畫節參展作品,我是拿〈机械体浮世絵〉系列作品去,也是因為作品的風格較黑暗情色的關係,所以沒有入選。以創作〈机械体浮世絵〉的經驗,機械式風格也是我比較擅長的。因此,想到周星馳說過:「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你說有沒有搞頭?」我想說:「機械人頭加上胖子身體,你說有沒有搞頭?」當時的我也真的很胖,也想說:「誰說胖子,不能有一片天呢?」沒有人說胖子不能當主角,於是就想到以機械的頭加上胖子的身體,就開始著手畫了一些草圖。這些未曾公開過的草圖,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創作的過程,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用電腦繪圖,還是有經過許多手工繪製的階段。於是「机肉人間」就誕生了。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叫「机肉人間」?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太多的理由,只是機械的頭加上胖胖的身體,就取名「机肉人間」。這樣的創作本來就是很自我,總之,不用給老師、主管或客戶說好不好,反正就開始邊畫邊在部落格上發表。雖然是這樣,但還是會做一些整體的規劃:故事背景和環境的設定、創意的大綱。相信有在看動漫的人,對角色的設計一定不陌生,不只是人物外型,還有一些基本的資料和性格的設定。再來,進入到故事的構思,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字,要有「梗」。不只是漫畫要有「梗」,就像我們看電影劇或電影都是要有「梗」。那麼得開始思考「搞笑梗」要怎麼來?這也是身為一個創作者最大的功課。在《机肉人間》除了幾個重要的角色,我還在故事中加了一個天天的角色。大家可以注意看他的造形(天線寶寶),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算了。因為很「天」,所以叫天天,他和我們的主角阿樸就發生了一些故事。阿樸為了演出要想搞笑的梗,天天指著竹子的梗,回答「梗」在這裡。很無言,對不對!當然,這個答案一定是遭到主角痛毆。接下來,另一個天天的同類,頭頂上的造形不太一樣,所以叫「肛肛」。他也來幫忙想絕世好「梗」,那麼「梗」到底在哪裡呢?於是他騎著摩拖車,梗梗梗…地出現了。更無言了,對不對!這種爛餿梗也敢講,當然,又是遭到主角們痛打一頓。接著又來了一位好心的朋友叫空空,他也來參一腳,指著牛頭梗說「梗」在這裡。一連串的無言之後,机肉人恰恰已經忍無可忍,生氣下出現了電視劇裡「爆橘」的橋段。可是大家卻竊竊私語,「爆橘」也是個老梗了。在《机肉人間》裡,我就是利用這樣自嘲的方式又來回酸自已。回到漫畫創作還是真的要問,「梗」到底在哪裡?我自己的體認,其實生活中、朋友中、哈拉中就充滿了梗。因為是創作人所以對這些創意會更敏感,這都是可以當做創作的素材,也隨時可以收錄到自己的知識庫。
這些創作一開始都是利用部落格來做發表,當時圖文部落客彎彎和馬克已經相當地紅了,有這樣的前例我也想試試看。於是,2007年開始發表第一篇,陸續也得到一些回響,認識了其他的部落客,也因此得到了無名的認可,常常有機會去參加一些活動。不過,比較尷尬的是去參加這類的活動,我和其他的部落客年紀通常有段差距,就當做交朋友。雖然正職的工作很忙,但我還是一有時間就畫,當時很瘋狂,甚至在上班時想好梗,一下班回家便開始畫,就一直畫,一直都有作品在部落格上發表。創作了一段時間,慢慢地也累積了好幾千幅的作品,整理之後,我就開始寫企劃書,為什麼要寫企劃案?其實就是想集結出書。因為當時紅的部落客都有出書,不管賣不賣,總之,出版實體書就覺得我的創作有被認可。可是呢?並沒有。那時滿腔熱血寫的企畫書,投了很多出版社,得到的回應是「圖文書不賣了耶!」、「我們不出這類的書籍耶!」、「調性不合市場」,還有「你又不是很紅」…。其實,當時是部落格已經發展到顛峰漸漸往下掉的那個時間點,有許多知名的圖文部落客並沒有那麼熱衷地發表作品了。心想不管即使只有一個人欣賞,我也願意為這個人創作下去。因為本著這樣的想法,找不到正規的方式出版,就靠自己好了。2009年看到行政院新聞局所舉辦的「第一屆漫畫千里馬」,這個活動是公開讓喜歡創作的漫畫人投稿,被徵選到的會得到去日本學漫畫一年的機會。雖然活動的邏輯很怪,但不管我有那麼多作品,還是丟。名單公佈我的名字也在上面,獲得了千里馬的賞識。上了一個月的講座和一連串的受訓之後,我就和上次的講者米奇鰻,也是千里馬的另一位得主,兩個人手牽手去日本了(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