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7日

呂冠緯〈看見自己.看見需要〉講座記錄_(下)

所以跟大家分享完剛剛Culture的部份,對我來講現在就有四個Strategy。希望能夠達到我的Vision,就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有優質的個人化教育」。孩子一出生,不可能自我教育自己,所以第一個就已經開始教育他的基本上就是父母親,所以我很常花時間到不同的地方,很時候就是對於學校的家長,那是從我大二、大三就開始做的事情,然後我告訴自己這件事情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雖然老師在學校的教育很重要,但是尤其在都會地區幾乎父母親的影響力是更大的。所以我常說這個如果在一個培育的文化,他就不可能用言教的方式來教入,因為言教基本上是一個Control的模式,一定是我這樣做,然後孩子打從心裡面開始爸爸媽媽喜歡閱讀,跟著爸媽一起閱讀。
「身教大於言教」,但重要的事情是,我們對孩子的期許是什麼?我們大部分都希望他可以過好的生活、好的家庭、好的薪水、好的工作……。其實都是正面的期待,可是中間常常不見得有一個細致的溝通的時候,就變成一個個標準、目標。我覺得如果真的要立什麼目標,應該要從比較核心的理念開始,也是我在書中有提到,簡單提一下,如果有興趣深一點可以再看書裡面。

第一個家長應該最花時間關心的孩子的Desire,他是不是一個有動機的人?如果他開始冒出一些些學習的興趣的時候,應該要想辦法支持他。因為Desire很難培養,卻很容易扼殺。剛剛大家有看到我影片,我沒有多講其他的東西,但你應該發現一件事情,雖然我的音樂沒有多專業,但我還會不算少種樂器,小提琴、鋼琴、吉他、爵士鼓,而且你聽到的音樂,後來我在臺大醫學系畢業的時候,做了這個影片,自己編曲,也沒受過什麼專業的訓練。但是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在小學的時候父母送我去音樂班,結果我的主副修:小提琴和鋼琴,其實不怎麼樣。但我的樂理反而滿好的,用數學的邏輯與架構去理解音樂。然後我的父母觀察到這一點,國一的時候,我就看到有教會的大哥哥在打爵士鼓,我覺得太酷了!因為節奏是最數學感覺的音樂的部份,我就想開始學。
各位家長,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他想學爵士鼓,你會怎麼做?爵士鼓非常吵,我們家不大,只有30坪。我的父母親就帶我去買,當然他們沒有錢去買很好的,但是對於一個國一的小孩子來講,他的Desire被滿足,然後他很珍惜這一個東西。接下來父母親做的事,為了讓他能投入他有興趣的事情,所以把房間弄了很多隔音,再來限制打鼓的時間。這我都絕對願意配合,因為我可以打鼓。到了國三的時候,那個時候我還要考基測。結果我卻覺得吉他是一個更適合我的樂器,因為吉他透過刷的過程掌握了節奏,但是又透過一些按和弦、分解和弦兼顧了一點弦律,所以他最適合這種One  Man  Show
我就覺得這個樂器很棒,所以我就開始練吉他,是在國三會考的時候。你是不是會跟你的孩子說:今年就專心讀書,其他東西都不要碰。我父母親跟我講的是:專心讀書,晚自息回到家好好練吉他。
很有趣,我的Desire就一直一直被延伸出去,然後接下來就延伸到我的科目。每一科我學有興趣有興趣,然後這個專業就開始跨到別的地方。
我之所以花這麼多時間講這個,是因為Desire真的很難被培養,很容易被扼殺。最容易扼殺孩子的Desire,真的是最愛他的父母。
第二個我們能幫助孩子的是一個關係導向的人,這個其實才是更重要的,而不是成績、功課而已。執行力的部份,孩子態度的部分,最後是孩子對金錢、時間的管理。
我覺得父母親其實只要你能夠看得到,孩子是有動機的,他是跟人能夠相處的,他在做他有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他是有執行力可以完成的,他是一個有正向態度的人,他是能夠管理他自己的人,不管他的成績多好多壞、是不是走往我們預期的方向,我相信這樣的孩子已經是一個全人發展的孩子,就算他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我想講的是說,剛剛那樣的孩子,如果我們去陪伴他、幫助他,我真的相信他反而更有機會去達到那個夢想。那個夢想是建立在他的熱忱也兼顧著社會的需要,因為他是一個Relationship,有建立關係的人。我的Strategy1就是,我雖然在誠致教育基金會,我平常工作裡不太會碰觸家長,可是在有些機會當中,我會特別去跟家長談,至少我從我的父母親身上,我覺得很幸運,所學習到的一些文化,還有他們帶我的方式。

第二個Strategy,很實際的,從家庭教育延伸到後面就是學校教育,所以怎麼要那個框架、策略跟方法,來幫助學校和師長能夠盡到一個以培養孩子,以孩子為中心的方式,我也不斷常常在想。那我後來想到的一個架構,是所有老師都很熟的一個東西,這是所謂的Bloom教育目標分類,也就是說在認知的層面有這六大目標,從最基本的記憶、理解、應用到越來越高階的分析、評估、創造。
我們都知道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這個人有沒有辦法創造出新的Revalue的東西,如果他有好的評估、分析、應用的能力。如果所謂的記憶能力,現在的電腦5G10G然後一路到500G1000G1T,他可以記的東西越來越多,電腦可以理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如果我們不去訓練孩子上面的能力,那麼我們有一天會被電腦、自動化給取代掉。
所以其實應該要去想辦法翻轉這個架構,讓更多的時間是去訓練上面這個能力,怎麼做呢?學習金字塔就是一個很好的Idea,學習金字塔講的就是:如果我們今天只是用Lecture的方式,就是今天什麼都沒有有,我只是在前面跟大家純演講,除非真的很精彩又很短,像現在大家專注力可能只剩20%左右,我盡量在大家變成2%之前結束。如果只用這樣講的方式,大概吸收效率只有5%左右而已。如果像這樣加入了Audio Visual(視聽),有聲音、視覺,看起很Fancy,大概多一點可能20%。如果我再多一些東西,除了視聽之外,有的時候有一些Demo,比如拿出個道具操作一下吸引大家注意力,效果又再好一些,30%。可是一旦今天結束的時候,大家一定覺得還不錯,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我們後而有進入到Discussion Group,也就是大家可以在這討論裡面的時候,學習效率就到50%。如果是Practice by Doing(實做),那就更高到75%。如果一個學習者可以拉高他的角色到小老師,你學會一個東西而且還教其他人,那麼你的學習效率會非常非常高,在我書裡面寫的,我高中的時候成績可以一路提升的關鍵是我拉著同學一起,我花了很多的時間教同學。
所以如果今天學校的老師,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這一些活動、模式上面,有沒有更多的機會我們可以培養孩子上面的那些能力?可是英文最基本的就是背英文單字啊!數學最基本的就是基本的演算啊!我怎麼可能一下就這些東西呢?
各位,科技一直不斷的在進步,有越來越多的事情聰明的電腦他是可以取代,所以如何用其他的時間或部份課堂上的時間,讓這些東西電腦都可以做了,你可以把他變成影片的方式、文字的方式,在網路上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去使用他,就可以處理最基本的RememberUnderstand
這就是現在誠致教育基金會在努力跟各個學校老師去對話、溝通的,就是我們怎麼樣讓老師的角色持續的改變、提升,老師永遠不可能被電腦取代,因為就像醫師永遠不可能被醫療儀器取代一樣。可是隨著醫療儀器的進步、電腦工具的進步,老師跟醫師的角色都Move Up,要去做那些電腦儀器不能去做的事情。
所以我常自我挑戰,雖然我並不是現場第一現場的老師,但是我常問我自己:如果我是一個老師,我會怎麼回答教育的意義及目標是什麼?我的回答是:幫助孩子可以認識他自己,想然他除了認識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持續提升、充實自己,最後他可以貢獻他自己。而一個師者正是透過「傳道、授業、解惑」去達到這樣子的目標。
然後均一教育平台想要做的事情就變成老師的工具,透過類似剛剛這樣子一個翻轉的一種教學模式,更多的課堂的活動而非單純的講述而已。那麼老師善用這兩種的時候,就可以把更多的「授業」讓平台分擔,就是不再單向的講述,很多東西影片他可以幫一些忙。當然好的老師他可以講很好的東西,但就變成這些東西更應該被記錄下來,讓其他的老師或社會上的人可以用得到,而這個時候老師們就有更多的時間被分出來做我個人認為在教育當中一個老師更應該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個學生他會記得這個老師是好老師的,就是「傳道」----傳承生命的道理;「解惑」-----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跟孩子站在一起、陪伴他、幫助他。
過去完全沒有時間是因為你都一直在講課就結束了,如果今天你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傳道、解惑,我相信這會幫助每一個孩子更認識自己、更認識這個社會,然後他有機會走到那一個交集的一天。

所以第三個Strategy,就是為什麼我現在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如果要幫助老師那麼就要善用科技跟工具,不是要去取代他。所以均一教育平台在座的人或許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我們很快的帶過,你只要回家GOOGLE「均一」兩個字,第一個就是教育平台,然後你可以自己玩玩看,或是家長帶著小朋友玩玩看。總之就是有影片,超過5000片,從國小到高中的數學、自然……,可以讓學生有知識的Input,但是Input不夠要有Output,所以要有互動式的練習題,然後他不是死的題目,數字不是固定的,因為電腦程式可以一直亂數出題。
接下來學習須要一點點的外在鼓勵及動機,所以有徽章制度。最後有一個所謂的教練系統,不論是家長或老師都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看到孩子的進展狀況,跳到的他的困難一起幫忙解決。
在過去的兩年半裡面,我們從剛上線沒有什麼人到去年剛破1萬人到現在已經超過20萬人在使用,而每個星期的活躍使用者大約2萬人,這些數據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趣的事情是,使用均一教育平台的人27%都是從臺北來的,接著新北、臺中、高雄、桃園、臺南,就是大家熟悉的六都。那大家覺得你剛剛講的願景是「幫助每一個孩子,包括弱勢的孩子,包括偏鄉的孩子」,結果這樣看起來好像還是照顧到都市的孩子比較多。不過因為這是總比例,都市的人口本來就比較多,所以他佔的比例比較高,我們如果從單一縣市的角度來看,也很驚訝的發現佔比最高的是臺東,在過去一個月內國小到高中的學生有上到均一教育平台至少看一個影片或做一個練習題的,臺東有8.1%的孩子,有就是每12個孩子就有一個使用均一教育平台。第二名是臺北市,所以很有趣,鄉有人用,城也有人用。第三是宜蘭,第四是澎湖,第五是花蓮。所以看前五的時候,其實有四個是宜花東澎湖,第二名是臺北市。

科技不完美,他沒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他有機會跨越地理的限制、時間的限制、族群的限制,然後我們看到的是他真的可以幫助弱勢,因為均一教育平台使用量最高的時間是下午45點,在臺東、在澎湖很多是整個班級留下來做補救教學,因為他們相較於全國是屬於落後的1/3。所以均一教育平台很適合用來補救教學,因為他什麼程度都有。
影片用最多則是晚上,因為這是一個翻轉教室很適合的Model,當你有越來越完整的內容在上面的時候,原本是Homework at home的模式,在學校就單向講課,指定一個人然後一群人一起講,自己回家寫作業遇到問題沒有人可以問,這是一個有Tricky的狀況。既然有這些素材,那麼為什麼不反過來呢?
科技可以帶給我們教育很大的衝擊跟改變,我相信是往正向的方向。所以有趣的是現在已經在全臺灣了。我們看到有一些種子慢慢在發芽,當然還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如家庭、家長的觀念改變,如果師長、學校的觀念改變,教學的方式不一樣,如果工具可以配合、配套,那麼這個時候我認為學生沒有理由不學習。
第四個策略就是直接跟學生對話,56年級的孩子幾乎可以很專注了,你講的東西他們基本上都聽得懂。但是當我們可以有好的環境Setting好的時候,孩子就沒辦法去逃避學習的責任,孩子的學習責任其實是他要問自己幾件事情。

第一個是我的學習方法對不對,然後進一步問我的時間安排對不對,我的環境安排對不對,接下來問的是可以學什麼東西、可以問誰,然後最後是怎麼樣培養學習的渴望。這加構其實就包含了學習的所有面向,讀書的Know How, Know When, Know Where, Know What, Know Who, Know Why。我故意倒過來寫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常常先歸咎於他的方法可能錯了,但常常是很基本的時間管理跟專注度的問題,很多的孩子只要能夠專心他就可以學得好,而專心要學得好必須讓自己處於一個不可被打擾的環境,像我在家裡就沒辦法,家裡有電腦、電視、電冰箱跟床,太有吸引力了。所以我比較常讀書的地方都是在家裡社區旁邊一個小小的K書中心,那邊就是只有桌子、燈光、椅子還有你帶去的書。其他的時間要玩就專心的去玩,但是要讀書的時候盡量讓自己能專心。所以其實常常很多方法層面光是處理這個層面就已經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成效變好。然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層面之前,其實當他是在讀適當的Content,以及他知道他有人可以問的時候,他會更願意去管好自己的時間跟到好的環境裡面去。而最終其實他願意往這些方向走,最基礎的還是來自於渴望。這是我的第四個Strategy
而挑戰學生這些東西,也是一樣,我相信可以幫助他們達到他們的夢想,我已經有三個Dream,大家知道我很喜歡這個字。
所以我要帶大家分享我的願景,為什麼我的願景是這樣?以及我的使命,然後還有相關的四個策略。

我想要跟大家聊聊兩個很有趣的族群,一群是美國人,一群是猶太人,在教育圈很喜歡講他們。他們不能說是最完美的教育,但是我們剛剛看到Bloom的教育目標分類最上面那個是創造的時候,這兩群人是最有創新能力的。
美國人教他們的孩子要看自己想要的,猶太人教自己的孩子要看環境需要的。所以我們都知道那個笑話,一個猶太人蓋了加油站很賺錢,第二個來蓋了飯店,第三個來蓋了一個超級市場,第四個來蓋了百貨公司,最後形成了一個生態系大家共存。但是一個華人蓋了一個加油站很賺錢,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大家來蓋了無限多個加油站,最後大家削價競爭,然後沒辦法共存。
如果我們這個東西看成一個光譜的話,我們明白一件事情,從看見自己想要非常強烈的Internal Desire跟一個非常強調External Need的族群,在這個光譜上你就會發現為什麼這麼多猶太裔的美國人這麼成功,因為他剛好在這當中找到了平衡點。當他做一件他既有熱忱、這社會又有需要的事情,他一定會持續想做。然後有環境需要就一定有經濟價值,所以他絕對養得活自己。當你做一件社會所需要的時候,社會就會提供資源讓你能繼續做這件事情。然後你做你有熱情的事情,你的內在會提供你資源可以持續往前做。
華人在這光譜的哪裡?我覺得華人比較獨樹一格,是看「家長想要,看學校需要」。在這個狀況下,我們的孩子真的非常有可能落入一個象限,就是他是隨波逐流,因為他不認識他自己,他其實也沒有真正的深入認識社會。

最後呢,就帶出為什麼在當初我醫學系畢業前,有兩條路。一條路很清楚,是當醫生的路,我在臺大醫院拿最佳家醫科及皮膚科實習醫師,這兩科的老師其實都非常希望我留在臺大醫院的這一科當住院醫師。很清楚考過醫師執照之後,後面就是PGY,然後當住院醫師,當總醫師,可能有機會升主治醫師,再大一點升主任,然後有一天出來選臺北市長()
問號這邊,當然我父母親都是老師,從小就被「教育」耳濡目染,開始覺得對於怎麼影響別人,尤其是一張張接近白紙的年輕人,開始有了興趣,一直到大二創了補習班,這些寫在書裡面。到了那個時候,後來開始錄了可汗學院那種風格的影片,開始網路上很多回饋的時候。我開始發現這是這個社會需要的東西而且我也有熱忱的東西,但我完全不知道後面有什麼路,我還沒遇到現在基金會的方董事長。但是我那個時候已經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我想試試看這個問號,只因為我知道這是這個社會需要的。為什麼我知道?我已經錄了一些東西,一直有人看,有人留言希望我繼續錄,然後在這過程我有我自己的Internal的興趣及Desire
沒想到跳進去之後,後來真的有人,有退休企業家想要做這樣的事情,他剛好沒有這樣的人,老天爺就幫忙開路把你們帶在一起。除了錄影片之外,接下接了執行長的角色開始帶整個團隊。過去一年我開始到新加坡跟美國去分享,其實臺灣在這塊跑得很前面,我們已經快要把整個生態系統串起來。在美國雖然有最大的線上教育平台,在中國雖然做線上教育平台是很賺錢的事情,但是他們現在基本上是分家的狀態,因為市場太大。臺灣剛好夠大也夠小。
在這過程當中我開始在回想,當然我沒有要用我個人的例子來含括所有的人。但我始終相信,如果我們有一個清楚的願景,就是每一個人在他的品格一能力上能持續平衡發展,進一步能認識自己的熱誠與社會的需要,最終投入交集處並做出貢獻。然後因為這樣社會才會走向永續發展,個人才有享有最大滿足。那麼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確保每一個孩子可以擁有優質的個人化教育。
所以我如果我剛剛講了這麼多,你還沒有睡著,那麼我猜想有那麼一點點的機會在你的心裡有那麼一點點的感動。如果你有感動,那麼你應該展開行動。行動其實不用很複雜,他只需要把我們該扮演的角色扮演好。

your action,會帶你到哪裡去呢?最後一張,「看見自己,看見需要」這是我今天的講題,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