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夥伴大家午安,我是冠緯,現在的身份是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可以說是個教育人。常去學校分享,然後到各學校的教育局處,甚至今年的元旦我是在教育部長的家過的,因為他邀請我去討論偏鄉教育要怎麼樣用科技幫得上忙,他最近推出了一個偏鄉教育的五個政策。
在我投入教育這領域之前,本身是一個醫生,完成了整個醫生的Training,得到醫師執照之後,嚴格來講最完整當醫生的時候是我在海軍當醫官的那一年,所以有看我的書的人大概知道我有這樣子的一個階段;同一時間呢,因為我自己是一個基督徒,很常出去分享一些關於福音的想法;另外一個因為自己很喜歡音樂,所以也是個創作者。所以有人會說:你是1/4個醫療人,1/4個教育人,1/4個傳道人,1/4個音樂人。
其實呢,我最期待人家注意到我的都不是這些身份,我最希望大家注意到我的是:我會運動。其實我從小的夢想就是像林書豪一樣打NBA,不過後來顯然的長得不夠高。
所以如果你要記住我的話,除了我叫呂冠緯外,可以用一句英文:Doctor
Ray is an Educator, an Apostle and a Musician。Ray是我的英文名字,DREAM正好組成了「在白天作夢的人」。
先透過一個影片讓大家認識一下我是個怎麼樣的人。這是我送給我妹妹的生日禮物。
放這影片的原因,只是先讓大家了解一下講者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看見自己,看見需要。這個題目要分享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跟你有什麼關係?我會先從:My
Vision(我的願㬌)開始。我的願景當然不見得是你的願景,不過我邀請你們聽聽看。因為我跟你說為什麼我的願景是長這個樣子,My
Reason Why so?在這個Why
so 的時候,我盡量會給一些支持、一些論述,去讓你理解我的理由不是胡言亂語。同一時間,如果有這樣的願景,要怎麼樣從現在達到那樣的願景。願景是對未來的描繪,而Mission(使命)怎麼樣朝那個方向去的過程,所以它是How。更細節最後會提到不同的Strategy(策略)跟方法。如果我今天跟各位分享這些,而你還沒有睡著,可能代表你可以Take
your action,或許跟你有些關係。
我們就從我的願景開始吧,「在我心底一直有一個夢,每一個人不管他是孩子或是成人,他可以在品格、能力上,持續而且均衡的發展,進一步能夠認識自己的熱忱,也可以看見社會的需要,最後呢,能夠投入這個交集處,然後做出貢獻」。這是我想像中最理想的一個世界的狀況。
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願景,因為我相信在剛剛我所講的那樣子的狀況下,社會才有可能持續的、正向的發展,每一個人才有可能享有最大的滿足感,這兩件事情如果都可以同時達成,何樂而不為呢?具體來說,如果我剛剛Vision在那邊的話,其中重要的條件就是:自己的熱忱跟社會的需要怎麼樣都認識,然後同時投入以後,可以找到那個交集。
所以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分析,我們如果把個人的這個軸向分成有些事情是你有熱忱;有些事情是你一點熱忱都沒有;有些事情是小朋友們的學習越來越有興趣;有些怎麼學都不會有興趣。這是個人的軸向。
社會的軸向呢,則是有些事情會推著社會往前,往進步的方向,這是社會所需要的;有些事情是社會沒有任何的感覺,這個人、這件事情突然不見了,這個社會沒有差;甚至有些事情是負向的、是社會不需要的。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方向去做一個分析的話,那麼我們自己的Position在哪裡呢?我們把自己放在哪個地方呢?
我的第一個理由是:為什麼這樣的Vision,社會才會走向持續發展,個人才會有最大的滿足。因為如果今天我們是做完全沒有熱忱的事情,投入一個對社會沒有一點幫助的事情,其實常常這是一個隨波逐流的狀況。他的心境是:他並不開心,社會也不會去關心這個人。我們要問的是:是不是不論身為家長或是老師或是整個社會氛圍,常常讓很多人落在這個象限裡。我們有去關心這個人他的熱忱、興趣、天賦在哪裡?我們有沒有告訴他社會未來的需要是什麼?所以就看這個社會如何擺盪,這個是熱門科系、賺錢的科系,但這些東西真的是社會需要的嗎?真的是孩子心裡的熱忱嗎?我覺得如果沒有去問這個核心的問題,我們只是隨波逐流,我們不會開心,社會也不會關心我們。
另外一種人,他投入的是社會高度需要的、他自己卻沒這麼多的熱忱,在我身邊有非常多這樣的人。他很有能力,在父母的期待下進了醫學系,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但如果我們只是一直告訴孩子這個社會需要什麼,而沒有去看自己想要什麼,這種人會一直被社會緊緊的抓住。
第三個理由,我們回頭看剛剛是投入高需要,但是自己沒有熱忱的這個象限的時候。反向呢?如果是自己很有熱忱、但是社會不需要的事情,或許這個詞有點重,但這就是所謂的自私自利者。如果自己很開心,對這社會無害就算了,但有些是造成傷害的。
剛剛講的三個都是負向的理由,但我相信正向的理由是當我們扮演一個利人利己的角色時,去找到我們的高熱忱、社會的高需要的那個交集,社會能夠持續正向發展,而我們每個個人也能夠持續正向成長。
如果這些能夠說服你,下一個問題你會問的自然是:如何達到呢?這是一個理想的社會願景,我剛剛講的Reason,現在我要跟你分享我的Vision、我的How。
用一句話:「確保每一個孩子擁有優質的個人化教育」因為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優質的個人化教育,個人化教育的意思就是依著每一個孩子在能力、興趣、天賦、學習速度……,各個面向上的不一樣,然後還有他的外部(他的環境、社會需要),在這個當中,去持續的幫助他提昇他,以至於最後他可更認識自己、認識社會。
我相信這個就是方法,再更簡化就是「好的教育就是方法」。講了一大堆其實都是廢話,教育的目的不是本就如此?「因材施教」、「適性良材」,教育部十二年國教寫出來的也是這樣子。所以Mission是一個很大的,我們需要具體的策略和執行的步驟。什麼是可執行的步驟,當你在談的時候可以寫出策略1、策略2、策略3、策略4.....,可是如果我們只重方法,沒有他的源頭,是很危險的。
所以策略後面的源頭是什麼呢?我認為是Leadership(領導力),因為策略誰來帶頭做,其實常常是那個環境的領導,在家裡是父母親;在班級是老師;在學校是校長;在社會也許有NPO的領袖、企業的領袖、政府的領袖。可是這個Leadership後面更深一層的意義是他的Culture(文化),而這三者絕對需要一致,他才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