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王浩一 設計人〈台南學〉講座紀錄_(上)


今天我從過去的天龍國來到今日的天龍國,其實,台南有250年是台灣的天龍國,隨著時間的斑駁和經濟環境的變換,台北樓變高了,天空變小了,台南仍原地踏步。在這發展過程中,我們開始有古蹟的觀念,回頭一看高雄的大多拆掉了,台北的也都不見了,台南的不小心就倖存在巷弄當中。這些過去一直存在,只是蒙上了厚厚的灰塵,最近有人重新將他們擦亮了,而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這過程。先來談談我為什麼會接觸到這樣的工作?我是南投念小學,國中在嘉義台,高中在台中和台北,到台南念大學,算是島內留學生。之後在台北工作了14年,後來接觸到一份有趣工作必需台北台南兩地跑,兩年後我決定把所有的重心移到台南。在台南的這陣子剛好看到他現在所在發生的事情,也參與了一些。為什麼參與這些工作,這必需談到過去多重身份的加乘,因為寫了《慢食府城》,不小心成美食作家。雖然我之前並未出版過任何書,但40歲時冒出來,也慢慢地改變了一個城市的生態。文史工作者的稱號,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什麼叫文史工作,假日我喜歡在大街小巷踩踏,因為有太多的問題,看到那麼多的老房子會去想知道誰建的?為什麼而建?過去和現在的用途是什麼?所以我就開始自己摸索,有點熟之後,又學會了PhotoshopIllustrator,加上會畫圖,就把一些資料編輯成冊,不知不覺就走到這個領域。再加上長久以來我一直是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這也是我的最愛。到台南之前,我叫得出名字的樹不到10種,但對於台南到處都是百年的老樹,會想了解,於是很認真的去研究。尤其是在編輯刊物的時候,發現台南非常特別,街頭每個月都開不一樣花,想知道它的由來;於是我開始去請教社大的植物專家們。慚慚地雖然我不是很清楚界門綱目科屬種,但對於街頭100多年老樹的八卦可說是錙珠順詳,當我以非植物學家的角度,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去講老樹,大家比較容易接受,進而會愛它和保護它。不知不覺我又成了老樹觀察者。最後,我還有個身份叫奸商,過去我一直都在通路商工作,從過去的外銷一直到內銷,再到現在的文創商品。加上我是成大數學系,學到了推理力,也就是在不相干東西,找到新的關係,再轉換,就是觀點。每個跑道都有累積,每次的累積都有不同的想法。

台南過去曾經輝煌,曾經是座文化重鎮,累積了明清兩個朝代的歷史沈澱,我們只是再做一個文藝的復興。最近大家都在講文創,文創也變成一種新國民運動,那什麼叫「文創」?你可能會回答,就是電影和戲劇零零種種,就是十五加一。可是這些本來就存在的,和我們現在講的文創有什麼關係?「文創」故名思義就是文化創意,大家對文化的定義可能都不太一樣,我對「文化」的定義是「精神加值」和「生活型態」。有機會看到學校現在許多年輕的孩子們的繪畫或設計,我會告訴這些孩子們,如果只有美化,那不行,這樣的作品只像開屏的孔雀,腦子小,又都很像,其中沒有精神的力度,除此之外還要能講出其中的精神。那什麼是「台南學」?「幾杯老茶,幾則舊事,幾份俠情」,這就是我的台南學。聽起來似乎有些浪漫,有些模糊的空間;不過,換成另一種說法就是「小日子」,什麼是「小日子」?Small Life不是,Easy Life也不是,是很舒服的Cozy Life。用另一種方式講,就是把日子過好的企圖心,再來是追求美感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追求永續社會,在工作和社會中找到平衡。話說當我到台南工作後,第一個星期最不習慣的是,下班時間可以看到夕陽。通常在台北工作到八點或九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很正常,到台南後,5點一到大家就忙著打卡下班了,心想這座城市的人怎麼了,所以我也只好跟著下班。當時走出辦公室突然看到夕陽,結果我慌了起來,因為晚上的時間太長了,五點下班到十二點睡覺還有七小時,等於一個白天上班的時間。我開始有些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研究台南的古蹟和老樹,有空再找人哈拉嚐美食。當一個族群的人是如此,再到整座城市都是如此生活,台南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那麼這就會慢慢地轉化成國家的競爭力。再來談到為什麼現今很多人會嚮往台南的小日子?一來是對全球化的焦慮,再來是我們愈來愈想掌控自己,還有希望工作和生活品質中能找到平衡;所以形成了小日子的風潮。然而,對這波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我們需要從創意、生活和產業中去找尋和結合。我曾遇到幾家百年老店都有樣相同有趣的故事,像有家製作結婚文定大餅的百年老店,當非常熱血的第四代回來接手時,他認為雖然餅好吃,但裝璜糟透了,他想把店家改成時尚的簡約風格,於是他的父親從他的後腦勺打下去,說了一句:「夠用就好了,啊你賺那麼多做什麼?」這給我太多的想像空間了,怎麼和我住的台北天龍國那麼不一樣。其實,能掀起這股台南風潮,並不是靠政府的力量,幾乎都是民間由下往上,做出效應後,吸引各地的文創和新移民來到台南。然而,這樣小日子的風潮如何轉化成國家的競爭力?這就要看創意生活產業的經營者,設計師、建築師和消費者的志氣,志氣決定了格局,格局和志氣也是決定影響有多深遠,那麼要有多廣的格局和多大的志氣,才能改變這個城市和國家。我們先來看看台南有哪些肥沃的土壤可供我們去醞釀文創的格局?一來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歷史最久遠的城市,在明朝鄭成功來到台灣之前,荷蘭人已經在這裡有38年了,將台灣當做會醞蜜的小蜜蜂。還有台南保留大量的古蹟加上歷史建築,為什麼多數都保留下來了?因為在台灣經濟起飛的過程,台南並沒有太多新建設,一不小心街道和古建築就被保留下來,信仰也保存了廟宇。巷弄裡的老房子是因為工法在進步,工資高漲,機具進不了只有人能行走的巷弄,所以根本沒有能力去拆這些老房子。當然,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衍生出來的小吃最精緻且多樣。再來,是剛提到台南人對傳統生活的態度和講究。最後也是最精彩的,各種時期的文化沈澱最豐富。荷蘭人帶來很多,例如:巴黎的肥皂和馬來西亞的蓮霧等,再來是明朝,清朝也有213年的統治,日本人也有50年的時間,而這些異國文化就像複寫紙一層又一層的複寫在台南這個地方,每次覆寫並不全面銷毀再重新來過,這也就是台南特別的地方。

我們先談談怎麼才算「老房子」?我認為必需去定義的,第一個要超過40年,這點可能到處都有,第二點是要留有手工藝術,就像剛看到的鐵花窗,第三點是要經過善意的經營。老房子改造有人稱之為老屋欣力或老屋開門,就是過去大門深鎖,或著破爛任它風吹雨打的空間,以極少的租金,再花大錢整修之後,有了新的風貌。這是位於開山路上的老房子改建成新舊融合的餐廳。一開始是屋主請仲介賣房子,外觀成了大型廣告看板,經過整理之後,餐廳外觀和原來舊房子的樣貌並沒有做特別的大改變,仍保留窗戶原來的型態。再來房子中間有一個很棒的大天井,這原本是三兄弟的空中四合院,天井一樓做成開放式的廚房。房子保留許多原屋舊有的元件,像這件是80幾年前的玻璃,我說好sogo,現在來看還是很時髦,善加利用後,還是可以找到它們新的著立點,包括其他的老房子。再來,我們從外觀來看一些台南的老房子,從一些元件可以看出它的年代,有些是非常講究的,磚和鐵花窗都有特別的設計過,有些鐵花窗上的樣式延伸到大門的設計。甚至還留有日本時期80100年前巴洛克風格裝飾的街屋,洋台的欄杆和鐵花窗,就能讓到台南玩的遊客拍得很開心。從三年前一直到去年,兩年的時間,各縣市的首長和文史工作者絡繹不絕來到台南,開始研究台南怎麼了。然而,去年開始又變了,來了一些法國、英國、美國人、日本人和香港人,除了遊客,也有不少文史工作者。今年初和劉國滄、胡佑宗到香港的誠品和廣州的方索去做城市行銷時,介紹台南的民宿和古蹟時,台下的聽眾眼睛都亮起來了。方索前幾年曾發起尋找廣州的老房子,原設定100間,後來改為50,但員工反應太多了再降到30間,結果實際只找到了15間的老房子。他們再找來大學設計系或建築系的學生去認養老房子,幫助這些老房子改建,改建完成後他們會在門前舉辦記者會,總共有151場的記者會去說明他們如何改造。當時和方索的總經理在餐廳聊到這些,他也說到這是跟台南學的。過去哈拉再到寫書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之後就變成了一個工作團隊,有幾個案子和大家分享。首先,我們將過去正興街上破舊不堪的老房子變成了一家特色旅店,也就是佳佳西市場。改造源於建築師劉國滄某天在洋台抽煙時看到這棟以前不曾注意的老房子,原來這是他成功大學教授的教授,也是台灣第一位有女建築師所設計的,原本是一家飯店,後來因地理位置和不敵國際飯店,最後人去樓空。結果,劉國滄去貸款後將他買下來,告訴我們他想改裝飯店,聽到後所有的朋友都想勸退他。為此我們還找來觀光業相當知名的大師蘇國垚,大家喝酒聊開之後,大師說有種飯店就叫「哇!哇!哇!」,是這樣的,進到大廳會先「哇!」,進到房間時「哇!」,看到帳時「哇!」。他說如果這裡做飯店,那麼市場該如何區隔,把我們沒看到的路都講high,變成大家一起加入作夢的行列。佳佳西市場成立之後,這裡整個的社區也跟著改變了,因此逐漸變成社區的改造。在佳佳旁邊還保留了以前的香蕉倉庫,當時台灣外銷香蕉鼎盛時期,這裡就是專門拍賣和保存香蕉的地方。如今要如何修繕?古蹟修繕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還有修繕之後的用途這些都必需思考的。

在佳佳西市場中,雖然飯店內有許多老元素,但住的品質是每個房客必需被照顧到的,通常住了一晚之後,客人會跟我們尋問被子和枕頭哪裡買。台南有許多老房子改造的民宿,我要說的是並不光是把阿嬤的舊棉被搬出來就好了,結論是,給客人的我們必需做到,視覺上可以感性,但觸覺要非常的理性。飯店設計之初,我們設定每個房間訴說一個故事或行業,例如:航運房是以台南五條人工運河,也就是五條港,港這字是船在水上走的小路叫水巷,早期台南常見的是竹撐仔這種船,進到運河後,船上有人負責以竹竿撐著船,另外有一些辛勞仔就必需跳下船用繩子拉船前進。鼎盛時期應該有10幾萬人的苦力落腳台南,因為一早就必需工作,早上吃稀飯不夠,他們只能吃菜粽,因為便宜,而且糯米的飽足感才足以撐到中午,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台南早餐還有菜粽的原因。雖然是賣給苦力的,但賣家還是努力地將菜粽做得很好吃,除了糯米還有肥軟的花生,再用月桃葉包覆,因為月桃葉會分泌一種黏液代替豬油,可以促進消化也比較不傷胃,一般還會淋上糯米煮出來的醬汁後,最後灑上厚厚的花生粉和香菜,如再來碗有小魚干和油條的味噌湯,就太飽足了。目前保存運河旁街屋最好的是神農街,這條街最近因為太紅了,很多台北人下來買這裡的房子。再來提一下佳佳小南天,也就是在遠東百貨旁的小巷裡,他原本是家旅社,因為在小巷中,再加上時間一久變成連休息的客人都不敢去的地方,那裡廢棄很久了。我們先堪景,幾乎摸黑爬行,到了最頂樓往下看,發現院子中間有一顆好大的大葉欖仁,有200多年的歲月了,為了這顆樹和這麼美的景色,所以我們決定接這個案子。決定後過了兩天早晨醒來,我就寫了這首台語詩《我在這裡等待春天》,「我是一樣高高的欖仁樹,佳在窄窄長長的細條巷仔厝,那天你拿相機來把我找。隔著矮矮的牆仔頭,半開半關的門腳口,你問我在這此已經有多少冬?樹胯大大樹皮粗粗,時間很久已經不載影,可能是嘉慶那時陣,時間很久我沒法去想。會記得那年厝老闆伊生後,把我徒走,站在這。日子一年一年過,過去的紅瓦紅磚古早厝,已經改作洗石仔的日本厝,同款的大埕,不同的是身影。時間一代一代過,過去的嘉慶光緒清朝事,已經改作黑厝瓦的昭和時,同款的大埕,不同的是身影。今天的冬天卡寒風卡透,樹枝乾乾,葉子落得歸土腳,隔壁的阿伯,掃地的阿嬤,卡歹勢,你賣生氣把我罵。我在這裡等春天,春風哪來,我青青的新衣,就會美美滿樹枝。我在這裡等春天,雨水那來,我高高的樹頭,就會把你遮日頭。」這裡就從原本的破舊旅主變成現今的佳佳小南天,改裝後,我們設定是給女生住的旅店,整體設計充滿女性優雅的風格。在大廳有幾米森林系的傢俱作品,房間的設計是以花做代表,有七種是以台灣經過的歷史和朝代去找,首先是荷蘭人的鬱金香,鄭成功帶來明朝的國花茱槿,清朝帶來四大名花牡丹、茶花、水仙和菊花,日本的櫻花也進來。房間或轉角處可以看到手繪花的意向,因為巷口就有百年的木碳店,以木碳代替畫筆完成這些作品,有些巧妙的設計,讓內部住的空間和外在環境產生連結,相當的有趣。

王浩一 設計人〈台南學〉講座紀錄_(下)


接下來談到的是正興咖啡館,過去正興街並不是現今觀光客會去的地方,正興咖啡館原本是兩層樓的老房子,在成為咖啡館之前已經很久沒人住了,晾在那裡當倉庫,加上年久失修有些殘破。改造時,我們先將門打開,讓外面可以看到裡面,並推門走進去,牆壁做過完全的消毒,再加上保護潻。改造成今天的樣貌之前,我們做了許多的工作,而且在每個踢腳板下都有插座可供充電,就是當我們喝完咖啡充完電時,我們的3C產品也可以充飽電。在設計旅店時,我們每個房間都有6個插座,也是因應現在年輕人對3C的需求。接下來我要談的是藍晒圖,今天全國版的報紙有討論這件事。藍晒圖是位於海安路上。海安路過去是被政客以粗魯的工程打掉一些住家之後,再由藝術家以街頭美術館的概念進駐,做城市療癒,共分為5期。完成的作品有深層的美感,而有些則是做了一無聲的抗議。藍晒圖原本是一戶人家,如今只剩下這面牆,建築師運用建築透視圖畫法勾勒出過往美好的人家。這樣的創意吸引了至少300萬人在這裡拍過照,但白天店家是沒賺到,房東更是沒有,租金從原本的7000元慢慢調漲,到今年雙方關係處理得緊張的情況下,現在已經高價賣掉了;所以今年9月這面牆就會刷白。大家也開始討論這件事,屋主是有權利這麼做,但是從原本官方粗魯的工程這裡成了廢墟,再由藝術家們的帶動,它是台南文藝復興的象徵,是這條街上創作的藍寶石,結果政府推說沒有能力,因為私人的產業,本來簽兩年約,也用了10年了,所以應該讓他走了;坦白說我認為是錯誤的。這也是朋友劉國滄的設計,有天一起吃飯,他也剛好從日本名古屋回來,是受邀去做了號稱日本第一條地下街的藍晒圖,這樣的創意日本當寶,《讀賣》是頭條,NHK也有15分鐘的介紹。他過去在柏林、深圳、日本等8個地方做過藍晒圖,下週北京的美術區也要做一個藍晒圖;可是台南最重要的源頭卻要拆掉了。那天齊柏林剛好來到台南宣傳新片《換個高度,守護美麗台灣》,我們就請他趕快來拍。於是,心有所感就在我的Fb寫下了「換個局長,守護美麗台南」,因為負責這些業務是都發局,土木和文化義涵中間有很大的落差,文化之於破牆,兩者間的頻率對不到,剩下沒幾天的時間, 我想保留下來的希望應該不太。換來談一個比較有趣的茀立姆早午餐店,店名「茀立姆」來自英文的「Film」,吃早午餐和底片有什麼關係?這老屋是在很僻靜的巷子裡,到底有多僻靜?只有摩拖車可以進來的巷子。它是清朝時候的老房子,也是清朝官員發放官餉的地方;因為怕小偷,所以屋頂樑與樑的間隙不超過10公分,地基是超大顆的石頭堆砌的。改朝換代之後,有戶人家住進來,而這戶人家出了一位台南著名的攝影大師,他80幾歲時,也隨家人遷出。而今我們再做改造,成了今天早午餐店。房子完成改造時,我們將屋主許淵富家居生活和得獎非常棒的攝影作品做展出。並仿照日本的節目,邀請許老先生全家到店裡。在店裡,他跟我們談起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這張是他的學生,她一位原住民的小女生,拍照地點就在這裡。他請她當小模特兒,因為當時底片很貴,所以他就拿沒有底片的相機拍,拍到她累了煩了,他才裝上底片,咔擦!捕捉到這張憤恕的眼神,他也以這張參加作品日本攝影展。茀立姆這裡的工作人員每位都是平面設計師,白天經營早午餐店,晚上做另一份正職的工作,所以過小日子也是要有所付出的。

老屋改造之後,我們來談後續發展出來的文創商品撲克牌和名信片。這盒裡的商品就是撲克牌,黑桃的部份都是和住有關的,13張牌代表13家民宿。紅心是飲的份,喝茶喝咖啡的地方。梅花是和吃相關的,是關於老屋子改成吃飯或餐廳的部份,紅角代表韻,是改造後的文創空間。A是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黑桃A是佳佳西市場旅店,紅心A則是衛屋茶室店,紅角A是B.B.Art,梅花A則是茀立姆早午餐店。衛屋茶室店是實踐大學織品系畢業後回到台南的年輕人,他將這日式的房子重新打造,經營起現今的衛屋茶室。福樂屋是一家做傳統麻糬的老店,改造後空間設計的相當特別,完工時,NHK就來拍了。其中還有小滿食堂,也是位於正興街上,下午4點才開店,一星期只開店5天,賣相當好吃的台菜。當我們推門進去時,你會發現鬧哄哄的好像「賭間」;過去它確實是個菜籃族媽媽們聚賭的地方,就是媽媽們買完菜中午之前,她們利用空閒時間去賭個幾把的地方,贏錢的話還可賺點加菜金。這是一家位於拜七娘媽開隆宮廟口旁的甘單咖啡,去義大利我們會坐在教堂前喝咖啡吃冰淇淋,而這是一家可以在廟口喝咖啡的店。順便提一下,這也是一些店家常會遇到的難處。通常這些巷弄中的小店開店後,左鄰右舍的阿公阿媽都會來關心:「少年,你頭殻甘不歹起,平常我們這裡沒幾隻小貓在這裡走動。」過了一陣子客人慚慚上門了,阿公阿媽來了:「不錯,蓋熱鬧。」意思是短期內看起來應該不會倒,再過了一陣子,阿公阿媽又來了:「少年,現在蓋歹停車呢!」又再過了一陣子,阿公阿媽又再來了,臉色通常不是很好:「少年,你們家的客人等位時,趴在我家外面看電視,還跟我們聊天,有的客人把我家的盆裁打破了……。」也就是他們的生活也受到遊客的干擾了。為避免民怨,所以現在很多店家不願接受媒體的採訪,靜靜地躲在巷弄中,安靜的做生意。我想這蜷尾家賣冰淇淋引來的民怨應該是最多的,有人檢舉市政府、都發局、環保局、稅捐處,甚至還有消防局,投訴裡面有危險物品,結果檢查後,最危險的就是雙淇淋。雙淇淋因為消費不高,造成瘋狂排隊,加上開店技術門檻不高,也是因為這樣台南今年夏天多了25個賣雙淇淋的店。這是一家在孔廟不遠處賣文創商品的小店iLife,也是老房子改造而成,裡面販售許多年輕人設計的文創商品;白色小屋是一位年輕人賣雜貨的小舖。台南有很多有名的帆布包,其中一家樓下是商品賣場,樓上將以前接大單客戶的VIP室改成小餐廳。這是台南很有名的草祭書店,部份營業空間改造成小說咖啡,草祭也是很多念建築的人會去朝聖的地方,但參觀的人一多難免吵雜,有的遊客理所當然地進來參觀,然後像風一様離開,所以現在他們設定為會員制。這是謝宅,也是老房子民宿,由原屋主的的兒子回到老家重新改造,成為特色民宿。有方公寓是幾位留法回來的朋友,他們聚在一起將老房子改造成台法混血的民宿。還有許多店家無法一一做介紹,其實也有許多台北人來到台南,甚至香港人,經營一家小店就定居下來,有份小工作,就這樣過起愜意的台南小日子。

不論是《慢食府城》、《廟口說書》,還是《黑瓦與老樹》,大家看到書上的圖都是我自己畫的,後來我再將他們收集成冊,做成文創商品名信片。這張是開元寺,之所以叫做開元寺,是因為唐玄宗的年號是開元,他下令凡是大唐的郡裡最大最重要的寺廟都叫開元寺,台灣也設了一個開元寺。到了明朝時這裡是鄭經住的地方,改朝換代這裡變成了佛寺,今日的樣貌是乾隆41年所建的。這張是大天后宮,位於赤崁樓巷弄裡的,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明末時原是王爺府,改朝換代後,清朝施琅來到這裡,康熙接收台灣就在這裡,鄭克塽就在這個廣場跪拜投降。施琅住進來之後,這裡就變成了水師提督的行館,後來有人諫言,因為攻打台灣媽祖有幫忙,所以這又就變成了媽祖廟。因為媽祖是天妃,有幫忙就再升官,所以就是天后,而這廟是由國家統疇的,就叫大天后宮。在康熙59年台灣發生了第一次天地會革命,這裡又變成鴨母王朱一貴的王宮,後來他被捉送到北京五馬分屍之後,這裡又變回大天后宮。到了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抗議後,唐景崧在台北成立了民主國,沒幾天他就跑了,後來上任的總統就是在這裡登基的,這裡就變成了總統府,沒多久,再改回大天后宮。從王爺府到今天的大天后宮,它就是一個歷史的現場,過去的規模比現今的還大。這張是旁邊的祀典武廟;還有很漂亮的法華寺;鄭經建的城煌廟;還有一邊拜保生大帝,一邊拜觀世音;再來五妃廟。這張是台灣最重要的古蹟孔廟,孔廟過去是一所學校,就叫全台首學,也就是清朝的台灣大學。當時有48間教室,由於空間相當的肅穆,通常不會種樹;現在所看到的樹,幾乎都是日本人所種的。到了清朝台南開始建城,為了打仗也建了很多的炮台,而台灣負責的人是林則徐的同學姚穎。後來鴉片戰爭打勝仗,打贏這場仗的巡撫有三人。當時清朝派人來捉拿姚穎時,台南有一萬多人手持一柱香,拜託他們別把人捉走。另一個是廣州的巡撫,也是林則徐派駐的,結果這三個打勝仗的人都倒大霉,被道光皇帝捉起來致罪,然後下放。這張是安平,從大陸過來的移民自然會形成一個聚落,而當時怕有聚落造反,清朝的政策是,如果是福州人的聚落,就用璋州人來治理,璋州人的聚落,就用泉州人來治理,讓住在這裡的居民自然生成一種恐佈的平衡。再來是億載金城,當時日本人已經將屏東半島占領了,沈葆禎在馬祖的對面馬尾,從哪裡率領軍隊從安平登陸,為達到嚇阻,所以建億載金城。赤崁樓是中法戰爭打完後,在廢墟上建的一個樓,一棟是海神廟,另一棟是文昌閣,這旁邊有許多的學校。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廟的建置?過去這些朝代舉凡攻打台灣成功的將軍,都一定會送一座媽祖廟給台南。鄭成功攻打台灣成功送了一個開籍天后宮;施琅送了大天后宮;福康安送的海安宮;沈葆禎打走日本人,緊接著中法戰爭完畢後,劉銘傳在台北下令蓋了這座海神廟。

日本人來到台灣也留下了一些建築,像是氣象局;這張是成功大學,當時是部隊駐扎的所在地;另外這張是成功大學的文學館,當時是日本陸軍醫院,今年夏天已經完全修復好了,還有留下來的百年老樹,我只能說真的漂亮得無以倫比。另外台南女中的自強樓;長榮女中的力行館;原台南合同廳舍。還有部份建築是長老教會所建,現在是長榮中學的禮拜堂。再來看一下我幫黑橋牌的博物館所策的展,「天空下的舊城」是第一個展,將歷史建築用時間軸標示串連台南這座舊城的歷史。博物館內還有一個演講廳,每隔3個月就會有一個主題式的演講。接下來是有空時免費幫了台南的百年老店設計餅盒;我是從台南古蹟的扁額來發想。這是天公廟的,因為天公是天上的一哥,所以這個扁額就是很酷的「一」。這是城煌廟的「爾來了」,意思是每個人都會變成阿飄,到時就必需到那邊去報到。另外「了然世界」是竹溪寺的扁額;再來是關公武廟的「大丈夫」;我就運用這四大扁額做了天公好運的禮盒。前陣子再幫他們設計了人生四喜的禮盒,我先將人生的四大守護神列出來,分別是五文昌,四月老,註生媽和七娘媽。人生不同階段的守護神,我就叫祂們是守護神聯盟。七娘媽是兒童的守護神一直到十六歲,七夕時會特別拜拜感謝祂;所以台南有個很特別「做十六歲」的禮俗。文昌是考生的守護神,月老是愛情的守護神,再來註生娘娘也是送子娘娘,祂是孕婦的守護神。人生四喜也有配合文化局七夕的活動,特別提一下這個大餅,因為它必需放在神桌前兩個月,所以不能有內饀,純粹用麵粉、糖和鹽去製作,烤得非常的香。最後,我放一曲詩《鳳凰花戀》,有把譜曲成一首歌,這就來聽聽看。「有人說這紅花讓人困惑,有人說這是學子的驪歌蕭瑟。我說這是戀人的愛情顏色,這是落入凡間的紅蝴蝶在閃爍。啊,我心中藏著誰的歌,誰的心中藏著我的紅花歌,夏季的歌應該這樣唱了起來,紅花的歌應該這樣high了起來。這是鳳凰,來自非洲的紅花,它說非洲的遼闊太寂寞。這是孔廟,來自魯國的紅牆,它說魯國的鐘聲太寂寞。。啊,我心中藏著誰的歌,誰的心中藏著我的紅花歌,夏季的歌應該這樣唱了起來,紅花的歌應該這樣high了起來。鳳凰紅花像青春的火,快樂就這樣敲響夏天一聲鑼,魯國的紅牆的祭典也承諾,那是古老年代沈靜地飄泊,啊,年輕的紅,年老的紅,在台南就這樣相遇的紅,我的紅花吹著長長的風,啊,就這樣深深相戀的台灣紅!啊,就這樣深深相戀的台灣紅!」當然,台南還有很多看不到的或者是更大的,還在進行中的老房子改造,今年底到明年初還有許多新的案子會出來,國際飯店也會陸續開幕。台南的小日子確實有它迷人的地方,可以觀摩,但不見可以複製,因為每個地方的風土民情和元素都不盡相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些台南正在發生中的變化。

Q & A
明信片中有看到台南女中,為什麼沒看到台南一中?因為那是我的母校。
因為明信片全部只有30張,當然台南一中也有,只是不在這系列當中。 台南一中原本是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日本時期,日本人的孩子在台灣還是必需受教育,所以在台北成立台北中學校,就是今天的建國中學,台南就成立了台南中學校,就是今天的台南二中。後來台灣人不再那麼抗日時期,大約是在1922年時,就成立了台南州的第二中學校,設立時台北總督府就送了一個禮堂做為禮物,包括設計圖、施工和建材等,也就是現今學校裡的小禮堂。那樣的建築風格台灣只有兩個,一個是台灣大學數學系的系館,另一個就是台南一中的小禮堂。很棒的是校方把這棟建築保存得很好,只是沒有收錄在這套明信片上。

鳳凰花在某個季節是個令人感動的元素,前些年有人把台灣花布和台灣紅做得有國際能見度,老師您歌詞中提到的是鳳凰花和台灣紅做一連結,請問未來還有什麼樣的可能?
我是將年老的紅,台南孔廟的紅是魯國的顏色,是2500年前周天子所用的顏色,因為魯是周的封邑國,所魯也可以用最尊貴的顏色,雖然台南的孔廟才300多年,但外表的顏色還是延用2000多年前的紅。然而,鳳凰樹是馬達加斯加來的,來到台灣也不過是120幾年;所以年老的紅和年輕的紅,我就叫他們為台灣紅。在這個島嶼上,我想每個人顏色的記憶方式都不同,從過去紅杉軍,還有對岸的國旗的紅,再到我們血液的紅,過年紅包的紅……,每個文化對每個顏色也都有不同的解讀方法。我想住在南台灣對自然環境的觀察,會比住北部來得多,不論是天空的顏色或植物的季節變化,而這樣的創意,我想很適合我們在過小日子裡去擁有的浪漫情懷。

老師您會不會擔心台南現在太紅了,最後演變成九份化,或像以前可過小日子的永康街,而現今也變得資本主義化?
永康街是經過芒果冰之後,因為台北這樣的元素是少的,所以很容易變成明星化。台南就像我剛提到的,它還有一萬間老房子,還有很多新舊的元素,要演變成台灣觀光景點的災難,是會有隱憂;不過我是保持樂觀的態度。因為有前例,所以在台南身邊的朋友都在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神農街目前可能過度了,但那些街屋不可能就這樣拆了。因為寫美食的書,我也將自己當做一個警察的角色,還是常會去那些店家,如味道不對或份量變少等,我還是會向店家反應。

古蹟在修護改造的過程,如何去拿捏保留原來的味道,又不失設計的概念?
古蹟是政府有列它的管理方式,過去分為一等古蹟,二等古蹟和三等古蹟,最近再進一步細分出來,一等和二等是國定古蹟,三等古蹟是市定或縣定古蹟,再來是歷史建築,也有政府造冊。也就是修繕時,政府會有補助;但這樣的房子每次變更或修繕都必需寫一本厚厚的計劃書。有些老房子國家根本沒有那個財力將它們收納為國有,至於老房子的改造,還是要對民風和審美觀念的重視。


2013年8月13日

侯俊明 藝術家〈跟欲望博鬥是一種病:侯俊明的塗鴨筆記〉講座紀錄_(上)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跟欲望博鬥是一種病〉,所以作品的部份就是鎖定在「欲望」和「塗鴨」,除了介紹創作之外,也透過工作坊的方式讓大家進行書寫和塗鴨,體驗如何讓自我洗滌和療癒,或是進行自我探索的可能性。塗鴨是一種本能,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拿起筆來隨興作畫;可是自從我們開始上美術課之後,這種本能就慢慢地被喪失,老師可能會覺得我們畫得不夠好,或者是自我的要求,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就愈來愈不敢亂畫。我從小就開始學畫,所以這種塗鴨的本能喪失得更早,現在我可以不在意的塗鴨,也是經過很長的自我學習過程。《工地秀》是我大學四年級的作品,之所以會畫工地秀,是因為當時的國立藝專還沒蓋好,第一屆是借用位於蘆洲的舊華僑大學,解嚴之前在蘆洲這地方有很多帶有情色的工地秀可看,那時因為好奇,就把這當作我的創作題材。這幾幅作品大家可以發現,雖然是畫非常草根性的題材,可是創作過程我卻努力地去經營學院繪畫中常被講求的美感經驗,也就是色彩層次、筆觸和構圖。接下來這幅《帕里斯的審判》對美的追求我就慢慢地放掉了,粗糙的筆觸、塗抹和亂畫取代原有的做畫的方式,這時塗鴨的作畫方式已經慢慢的出來了,這過程大約經過了兩年的時間。你們也可以發現原本《工地秀》是油畫,這時我開始用水墨,甚至原子筆都出現了。毛筆和畫筆的差別在於,畫筆著重在色彩的舖陳,毛筆多用來畫畫或著當做書寫。《山月無盡》這件作品我不僅創作媒材上有所改變,形式上也從畫布轉換到水墨的捲軸,會畫在捲軸上也是要與我所受的古典美術學院教育做一對抗。我是借用古典水墨的形式來講一個荒誕離經叛道的神話故事,內容是一顆像陽具的小樹芽慢慢長大,不斷向上延伸長到了月亮,導致宇宙性的災難,而在它被制服後變成《谿山行旅圖》上的遠出;這也就是開經典作品的玩笑。接下來這張《夸父逐日》玩笑開得更過火,利用善書,類似經摺的形式創作,一般認為佛法是慈悲為懷勸人為善的,有種神聖不可被誣蔑的意象,但我很大膽的挑戰宗教的神聖感;然而,我心裡也想著開這樣的玩笑是否會受到懲罰?還是會得到寬恕?故事雖然改編自夸父追日,可是卻在講情慾的故事。這也是我挑戰禁忌的極限了,當時老師和同學都認為我應該下地嶽,大家都認為我在譁眾取寵,是不可取的,所以很討厭我,甚至畢業展上,同學沒人願意和一起展出。

前面這些作品我要講的是塗鴨在我受過美術學院的訓練後失去了,我經過不斷地自我破壞,包括破壞社會秩序,破壞傳統。所以塗鴨對我來說基本上是一種反叛、叫囂、抗議,它是不友善的、具有破壞性的,街頭塗鴨,它也是一種對社會體制,對既有秩序的反叛,基本上是不友善,具有破壞性的創作方式。其實,對我來說,塗鴨的過程一種創造力的喚醒,喚醒被制約的創造力。塗鴨和創作不同的是,創作有明確的主題,需要嚴謹的構思;塗鴨通常是隨性的,沒有主題,偶發的;如果創作是一篇論文,塗鴨就像和朋友的閒聊和謾罵。2000年時,我因為離婚生命處於低潮狀態,於是我就花一年的時間來畫曼陀羅,透過畫曼陀羅關照生命和整合,也讓自己重新歸零。主要是那段時間我根本沒辦法進行創作,一方面是情感上的挫折,另一方面是少年得志,30歲我的作品即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同時,這也帶來不少創作上的壓力,創造力也因此受到局限,而不敢輕易進行創作。進行塗鴨之初我開始畫曼陀羅,從大學時期我即開始以情慾的做創作,此時畫曼陀羅這樣的東西又特別的多,也就是說情慾通常被壓抑在內心底層,當我開始自我探索時,它反而開始反撲。當我們不再考慮社會的眼光時,開始自由表達有些東西不自覺得就會跑出來。大家也可以看到這時期的曼陀羅有很多瑣碎線條的堆疊,其實這些線條和圖像之間並沒有關聯,那時我規定每天至少畫一幅曼陀羅,不管有沒有靈感,通常桌上會有各種媒材臘筆、水彩和原子筆,視情緒的狀態,如有很重的情緒我就會選擇臘筆,需要使力顏料才能附著,就特別能帶出情緒;運用原子筆時,表示思緒比較流暢,情緒可以快速的表達;鉛筆是非常安全的媒材,畫錯了或覺得不好,隨時可以修改,當我們猶豫不決時,鉛筆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當我不知要畫什麼時,我就會讓手在圖畫紙上自由的移動,在這樣隨性移動中,造形就出來了,原本並沒有設定要畫火或畫人,而是在畫的過程中線條不斷地堆疊,在有新的感受時,順勢去完成作品。文字的書寫也是,文字是用來和圖像對話的,順著在畫完圖之後的感受,也就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中,探索圖和文字與我的關係。j然而,有些作品可能只是一些色彩和顏色的堆疊,或許不具任何的意義,雖然沒有明確的內容,可是在畫畫的過程中,情緒的轉換和意識的流動,我想一定具有某種的意義,同時可以幫助我們安置在當下。在畫曼陀羅的過程中,意識和能量的流動跟創造力是絕對相關的,腦中閃過的想法快速紀錄下來,就像我們創作的備忘錄,這也成為日後創作的資料庫。

創作人經常自我或被外界要求不斷的創新,這對創作人來說是一種迷思,其實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固定的基調,生命裡有固定的主題曲,經常唱同一首歌有什麼關係呢!別人可能聽得很膩,如果唱同樣的歌具有療癒效果,又有何不可,唱膩了再換一首。然而,在藝術市場或藝評界就無法容忍這樣的創作人,我覺得這對創作是一種嚴重的壓迫。《以腹行走》 是我開始整理這一年的塗鴨和自由書寫後,結合兩者的創作,所舉辦的一個個展。這比較像是個人的生命密碼,有時自己回頭看還會感到困惑。《枕邊記》就是我試著去組識和建構後,從密密麻麻的自由書寫中醉取簡短的句子;《大枕邊》是再從《枕邊記》裡去粹取,更為精簡。這一系列的創作是從1999年日常的無識意的塗鴨和自由書寫,去粹取,再精簡,直到2006年整理到純粹的畫面,再製作成版畫,其實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後來我再將印壞的版畫裁成紙片,每天到了工作室,我就會利用這些紙片寫信給一位朋友。因為對當時的我來說創作是焦慮的,到工作室之後我就是把今天的想法和想做的工作告訴這位朋友,而這也就變成我創作前的儀式,也是自我安置進入創作的狀態。這大概也維持了一年,離開工作室前同樣地,我也會再寫一些,寫了兩三天之後,我就會將它們一起寄出去。可是這位朋友從來沒有回過我的信,我反而覺得這樣很好,雖然有傾訴的對象,可以又像是在跟自己對話,也是對自己的承諾和交代。我認為「慾望是創作之源」,所有美麗的綻放,包括舞蹈和唱歌,都是為了生殖,也是創作的原動力。1992年我的第一套版畫作品《極樂圖籤》,作品想表現的是道德與欲望兩者之間進退不得的生命狀態。接下來是我個人創作生命裡很重要的一部作品《搜神記》,講的是人的欲望導至身體變形扭曲,就像這張《甘霖神君》,講的是自我膨脹的政治人物,而這樣的膨脹其實是別人的災難。《搜神記》的創作形式是從寺廟的詩籤演變而來的,這些詩籤通常勸人為善,為人解惑;而《狗男女》系列作品是模仿畫報的形式,創作題材也是從社會新聞轉化,也是講欲望和社會道德的制约之間的衝突。這幅《異性戀者失樂園》是講大學時女性主義抬頭對我的影響,內容是講上帝造人時,兩性的關係很好,後來因為女性要獨立,所以切掉了與男人的關係,結果男人死了,女人反而過得很快樂。這也是在講我自己在面對女性主義時自己的焦慮。《上帝恨你》是講我們常說「上帝愛你」,可是受到各式的懲罰後,會覺得上帝其實是恨我們的。

最後,我要講的部份是《跟欲望博鬥是一種病》,也是我的新書,主要分為四個主題。〈安全降落〉是講我對創作的看法,其中提到「痛苦都是來是生老病死」,「從眾是一件快樂的事」,是來自於我對社會的觀察,而「跟欲望博鬥是一種病」是在講情慾的部份。我很多的創作都是來自讀報,從一些社會事件去轉換,也提出我的看法。這件作品是講,有位婦人報案,原因是她老公幤要求她穿性感內衣在公共場所拍照。這張談的是,九一九無車日那天想上汽車旅館的人,只能騎腳踏去。無家可歸談的是高房價,房子都長在大樹上,我們再怎麼樣都爬不上去。這張講的是,資本主義的消費時代裡,我們都被廣告和一些消費訊息給操縱了。這張提到的是事業成功的人,一方面要忙著賺錢,另一方面又要忙著慈善事業,經常處於兩難和衝突的狀態。這張是說警察突擊轟叭現場,所看到的奇特景象。強制去勢討論的是,對性侵累犯者是否去勢的問題。這張是討論三角關係,外遇者就像小偷一樣,複雜的關係裡,其實都是失落的一方。這件罪該萬死講的是,劈腿被抓也要相信自己的清白,即使抓姦在床,鐵證如山,我們也要相信自己。這些創作都昰我從報紙和社會新聞取材,除之外,〈閱讀小抄〉是講,雖然這是個講求原創的年代,但是我卻經常當位抄襲者,因為我認為創作是站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往上走,所以就會理直氣壯地去抄襲,可是時間一久,我就再也想不起來哪些是抄來的,哪些是自己的原創,自己因此常感到困惑。失戀落漠是我模仿日韓的卡漫風格;另外這件是我看到有人用玻璃珠做雕塑,像草間瀰生的畫,於是我就轉化成的創作。當然,我的創作除了來自社會新聞和東抄西抄之外,〈生活雜感〉的部份是我的生命體驗。當我們表達切身的欲望時,創造力比較容易展開來。這張是講到我一個很重要的創作觀「安全降落不是優先選項──對一個藝術家而言,他必需往下跳,而且在往下跳的同時必需獻出把戲來,至於是不是能安全降落,那不是他所能夠去想的。」面對不安全,不安定,不確定,創作者要像刨丁解牛一樣,游刃有餘,因為這是藝術家們必需去面對的。有時我看到年輕朋友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考慮到先穩定經濟基礎再創作呢?或者就努力地走創作這條路?通常我會告訴他們先去借錢,不管是去旅行或做創作,因為只有清楚自己創作欲望的人,別人才知道如何幫忙,當自己還不是很清楚裹足不前時,別人也會感到困惑。這張是講到我畫曼陀羅的經驗,曼陀羅就萬花筒一樣,顯現不同的生命面向,也可以用圓形的洗衣槽做比喻,洗滌時轉一轉將生命中的髒東西離析掉了。這一系列都是在講生命的狀態,害怕死亡,害怕生病,巨大的恐懼對我們來是那麼的真實,可能在別人眼中根本微不足道。

侯俊明 藝術家〈跟欲望博鬥是一種病:侯俊明的塗鴨筆記〉講座紀錄_(下)


我從大學時期就以情慾做創作,所以經常會受到別人嚴苛和不友善的攻擊,有人會認為那叫做色情,既然如此,我就努力當個傑出的色情藝術家。這張作品寫著「我接受所有對我的毀謗,並依此毀謗行事,把毀謗變成事實,變成一個新的自我認同」。其實,這樣的自我認同很難做到,還是經常受到傷害,傷痕疊疊之後,就需要大地的療癒,有些朋友自我癒的方式是遠到上海或深圳,也就像這畫面中移動的樹,然而,移動也是生命的一種漂泊。畫面裡,移動過程中,葉子變成眼睛,秋風吹眼睛就隨風飄揚,吹到了遠方。這張是沒有發言權就只好發炎,也是表達無聲的抗議和吶喊。這件《君自故鄉來》的作品是有感於檳榔攤對我的誘惑,每次看到遠方的閃示燈,表示要注意,該注意了,車速要減慢,這是一種情慾的召喚。在這件作品之前,1988年的《小女人》,當時我還在當兵,因為情感上的挫折,所以我就做了這件作品,也是對那情感失落的紀念。幾年前,我用類似的手法做了一批作品,也是把內褲戴在頭上,這意思就有點像原始部落的勇士們只要戴上鳥的面具就會擁有鳥的能力,戴了獅子的具面就擁有獅子的能量。其實創作就像生產,對我來說創作的能量是屬於女性的能量,像母體孕育生產一樣,所以我希望擁有更多女性的能量幫助我有更多創造力,因此有這系列的創作,也是我的護身符。這件是尚未發表的作品《附身符~理智規劃瘋狂行動》,也就是將影響我的一句話當做護身符,一方面給我能量和力量,一方面建構我的生命。

準備13張白紙和色筆,分組進行塗鴨和自由畫寫,並與組員們分享。

Q & A
剛看到老師的作品我想到「聯覺」,也就聯想和感覺,想請問老師有沒有研究過「聯覺」,或對感覺的連通性有沒有特別的體會?
關於「聯覺」,我想對一位創作者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創意是一種水平式的跳躍,聯想的部份就經常被運用。另外一提的昰,寫作時注意呼吸的流暢,我想這可以幫助意識的流動。而團體的能量匯聚,與彼此形成一種支持,讓大家在自我探索時,有這種支持和陪伴,才會有更多的勇氣面對。

請問老師你在自由書寫後也會與人分享嗎?《工地秀》除了地緣關係,還有什麼因素讓您開始從事與欲望有關的創作?
當時我們班上有30位同學,一樣在蘆洲,可是全班只有我去畫工地秀,個人因素絕對是有的。分享有兩個意義,就如同剛請大家進行自由畫寫,剛開始可能不知道要寫什麼,但聽到其他人的分享時,才發現原來也可以這樣寫,透過團體的分享,這對你的書寫或創作也會有更多支持,另一個層面來說,當你與他人分享時,也是一份見證。分享同時可以具有轉化或放下,讓我們可以得到正面的能量,尤其是團體的分享。

老師的創作有一部份是關於自己的憂慮,那麼自由畫寫和畫曼陀羅對您的幫助有多大?
我是花了一年的時間做自由畫寫和畫曼陀羅,來做自我沈澱。做如果你們願意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進行自由畫寫,有兩個時間是最好的,一是睡前,透過自由書寫去沈澱今天發生的事情,這跟日記不同,不是在記帳,是一種比較隨意的方式。另外是早上起床時,因為思緒仍處於純粹的狀態。如果每天能撥出30分鐘來自由書寫,平常很難和朋友說的話,透過自由書寫和自己對話,過程中也可能看到自己從不察覺的部份。

因為做學術研究的關係,文字書寫對我來說已經是一種習慣了,我對「自由書寫」比較困惑的是,什麼樣的狀態才算是「自由」?
剛才我們自由書寫的時間只有5分鐘,其實平常練習可以拉長寫作時間,跨越所謂「撞牆」的時期,跨過那個界線。我想也有可能書寫這媒材對你來說太熟悉了,建議可以用塗鴨或畫畫的方式,比較容易看到你自己不曾發覺的內在。如果你是位擅長自我控制的人,那麼如習慣使用右手,那麼不仿試試左手,嘗試用自己不擅長的方式去塗鴨或書寫。

老師你剛提到每天會寫信給一位朋友,因為我女兒在美國念書,其實很想她,如果我每天去練習這樣的自由書寫,適不適合寄給她或將來拿給她看?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書寫是在跟自己對話和自我整理,其實,說和表達出來是很重要的,可能寄給朋友,至於要不要給女兒看,可以先擱置沒關係。在坐的朋友可以給些建議或回應。

學員的回應:我有在歐洲念書5年的經驗,出國前,我很少會給父母寫信,平常太多情感的話也不太容易說出口。但就我的經驗來講,一個人在異地念書才讓我有想寫信給父母的衝動,所以我就利用放假出去旅行時,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寄張明信片回家。當然我也會有疑慮,考慮到父母會不會認為我只會到處玩,而沒有專心念書的問題,寄明信片的意義是什麼?不過,我就是會寫些日常生活,不管開心或憂慮。當前幾年回台灣,才知道我父親將這些明信片鎖在保險櫃裡。我想適時地表達彼此之間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彼此的情感,有時反而會因為空間和距離的拉長而縮短了。

2013年8月7日

吳宜臻 漫畫編輯〈無限漫畫元年:漫畫編輯與漫畫家的愛恨情仇〉講座紀錄_(上)


今天這個題目「無限漫畫元年:漫畫編輯與漫畫家的愛恨情仇」藥是下的比較重一點,主要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因為我是編輯、企劃兼行銷,大家來這裡應該比較想聽仇和恨的部份;可是我要談是,現在我們做的無不依靠這些漫畫家才有出版和其他的相關產品,哪來什麼仇和恨,愛都來不及了。所以,今天的重點放在這段時間與漫畫家和市場溝通的一些想法,我分三部份來講,第一部份昰為何可稱漫畫編輯?第二是愛恨情仇?有時還有一些疑惑。其實,我們也是還在學習,會有一些疑惑和問題,待會可以和大家互動。再來是如何增進彼此的愛意?雖然漫畫家有他的傲慢,編輯有他的偏見,但是我們必需增進彼此的愛意,事情才能進展得順利。

為何可稱為漫畫編輯?
漫畫編輯通常都是做哪些工作,目前無限出版的版品也有文字書,不過,大部份還是以漫畫和圖文書為主 。漫畫和圖文書主要以個人生命經驗的作品或單行本,我們無非是想挖掘在地台灣的漫畫家和插畫家,不論是原創,還是以生命經驗創作的作品。再來是改編,目前已出版的是,改編吳念真導演的舞台劇《人間條件》一到四集,接下來還有電影和小說的改編。再來一部份是原創的Mook《GF圖文主張》,還有翻譯作品,最後是圖文創作,也就是大家所理解的文字居多的圖文集。個人生命經驗的作品,像這本《氯的滋味》,雖然不是我們公司出版,但我個人非常喜歡。故事很簡單,是在講一位身體有缺陷男孩,他必須到游泳池做復建治療,因而發生一段夏日游泳池的小愛情。《氯的滋味》裡,不論是人物游泳的姿態或互動,甚至分鏡,不誇張,不玄妙,不花俏,很簡單很扎實。接下來這本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也是由無限出版的,旅法漫畫家林莉菁的《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我個人認為這部作品成功地演譯了我們想傳達的,在地以及個人生命經驗的概念。創作者的童年還是處於戒嚴時期,故事透過她小時候的政治觀察,到後來旅法所受到的文化衝擊,用漫畫反思童年時的疑惑。如果看過的人,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整本漫畫是沒有隔線的,畫風就像封面看到的,完全非日漫,可是在漫畫裡有滿多篇章提到她小時候閱讀和愛看日本漫畫的經驗。個人生命經驗的另一部版品是《草盛園》,草盛園是真有其地,也真有其人,黃盛璘老師本身是位園藝治療師,園藝治療簡單地說就是生理或心理的輔助治療,例如有篇故事是有位到草盛園接受治療的妹妹,因為姐姐自殺,她無法走出心理的悲痛,所以她去了草盛園,透過植物去做心理治療;故事就是以治療的過程,去談一種植物和病因。再來改編部份有《人間條件》一至四集,分別由吳美慧、袁燕華、李鴻欽及阮光民4位知名的漫畫家。大家可能會認為改編與原劇是以一比一,其實我們的改編並不僅限這樣,這部份在我們與漫畫家溝通時會說明我們改編的立場,希望他們在看過舞台劇、電影、小說或劇本後,能再重新詮釋;所以有可能漫畫家再重新詮釋後,抓出來的軸線、主角或是視野與原作會有些不同。順便提一下,之前跟通路溝通和做會報時,他們會問,當觀眾看過電影和小說後,誰會去看改編的漫畫?當然我們說明讓他們了解,我們希望寄予漫畫家透過畫的方式重新陳述故事,帶給讀者新視野。今年底到明年初我們還有5部改編的作品會上市,分別是陳玉勳導演的《熱帶魚》,萬仁導演的《超級大國民》,吳念真導演的《多桑》,易智言導演的《藍色大門》,楊雅喆導演的《女朋友.男朋友》。《熱帶魚》裡陳玉勳導演講的是在華麗無比的水族箱中,熱帶魚被觀賞被制約被禁錮,也是反映年輕的生命如何跳脫出這樣框架,漫畫部份是由漫畫家王登珏再詮釋。這樣風格的電影搭上漫畫家的畫風,我只能說就是非常的吻合。《超級大國民》是講二二八的故事,我們找來邱若龍大師;《多桑》是漫畫家李鴻欽來畫。《藍色大門》是找HOM,她個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電影上映時故事裡主角的年紀也與當時的她相仿,由她來畫會是很適合的。小說也是一樣,我想每位小說家都賦予文字一些畫面,挑選適合影像化的小說,漫畫家可以很快地再重新詮釋。小說改編的部份,其實我們在社內還是閱讀大量文字為主,但文字進入到圖像並沒有想像的簡單,經常會卡關或跳針的情況,編輯與漫畫家常會為此有小衝突,這也是長出愛恨情仇的地方。

再來是原創Mook《GF圖文主張》,這是當初進入出版社老闆希望我去執行的工作,這份工作也經常讓我處於愛與痛的邊緣,怎麼說?當我接到漫畫家或插畫家的文稿或手稿時,會令我無比的興奮,但進到編輯的狀態,就會有無比的拉扯,這待會會再談。我們目前有兩本翻譯的作品,義大利Gipi的《S,我的父親》,我想每位讀者都能從圖像上找到自己解讀的方法,像我們比較可以清楚看到的是作者在敘述過去是黑暗的現在是明亮的,會有顏色上的變化,後來有漫畫家跟我說,過去是無框的現在的有框。閱讀《S,我的父親》的經驗是愉快的,故事相當的感人和刺激,是描述經歷二次大戰的父親,當時義大利被德軍轟炸,但並不是談戰爭,Gipi是運用過去和現在的交錯,突顯父親的形象和父親教導他的事情,但讀者也可以從文字或元素可以覺到兒子與父親的對立。在文字上,我們看到的就是字裡行間,而漫畫就是試圖利用這些細微的安排和小元素中找到其中的隱喻和暗示。這本漫畫引發許多討論,我們也接受到很多的回饋,令我非常的感動。另一本是《藍色小丸子》──藍色小丸子並不是大家所認知的威而鋼,而是一種治療愛滋病的藥丸──這也是一本生命經驗有關的作品,而且是作者自己本身的生命經驗。故事是講述他和一位愛滋帶原者的愛情,我們很難想像在有這麼可怕疾病的壟罩下,他們的愛情如何展開?針對台灣版作者增加了6篇,是他自己架攝影機訪問他的老婆和他們的女兒,以及他老婆和前夫所生疑似愛滋帶原的兒子。其中他談到現在15歲的兒子,每天為治療愛滋吃的藍色藥丸而痛苦的種重。最後,談到的是圖文創作,也就是有些創作者可能沒辦法產出大量的漫畫,可是文字具有相當的趣味和畫面,或是以對話和圖像的方式討論生活工作上的點滴。我要說的是,不管是作者本身或是發生在作者生活周遭的生命經驗,正是我們想擷取分享給讀者的,從改編、翻譯到GF我們的主軸講的都是生命經驗。

接下談愛恨情仇?有時還有一些疑惑。
在愛恨情仇的部份我衍生了幾點,第一是畫漫畫能力,其次是說故事的能力,再來是時間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愛通常在這四點裡滋生,相對的稍有不慎,恨也是從這裡發生,其實也沒那麼可怕,應該是說微詞。我是以外編的方式與策劃人王登鈺展開《GF》,不論是我找的慢畫家或他找來的漫畫家,我們經常需要一起與漫畫家溝通。每集的《GF圖文主張》我們是設定三位創作者,可是每次其中都會有一位到了某個「檻棧」之後過不去,就會有心理上的憂危,一有憂危就會脫稿,脫稿最慘的情況就是消失。我常跟朋友說和漫畫家溝通時需要微幅去調整頻率,從一些枝末細微才知道現在到什麼階段,有什麼狀況。《TX》和《GF》哪裡不一樣?我覺得基本上都很像,但唯一的不一樣是我們是出版社,我不是很驕傲的說,但我必需說我們是正規的市場,我們有出版壓力,有出版進度,有通路。因為《TX》是獨立出版,進度掌握在各個漫畫家的手中。我要說的是,《GF》目前出版兩集,而這兩集一定會有個按時交功課的乖寶寶,另外會有一個打火兄弟,為什麼?因為我們跟通路的時間都押好了,後來才發現書出不來了,怎麼辦?我們不能說延書就延書,也不能失信於通路;所以就會出現像王登鈺這樣的救火員,通常打火兄弟必需在短時間內完成作品,這真的不容易!不得不談一下我們的策畫人身兼打火兄弟的王登鈺,他的創作背景和他的工作有關,他是位動畫師,動畫相對於漫畫的腳本分工又更細;就我長期接觸文字書的編輯來說,特別的是他除了漫畫和動畫家的身份外,他同時也是小說和詩人;下半年我們會與北藝大和師大合作,我也跟參加的小朋友們說,在暑假期間可以瘋狂的畫,創造無數的角色,可是閱讀真的很重要,那也是奠定創作的根基和厚度;我相信王登鈺是這樣的人,不受限還出版了小說和散文;甚至我覺得他是個憤恕的人,不是說每天都在生氣,而是很有真實性,有自己的情緒,以至於我認為他是位很有情感的人。這篇是在《GF》裡的〈深夜歸來的moment〉,當初我給了一些朋友和專業人士看,收尾收得很浪漫,將他所要表達的東西推到另一個境界,不知奪去多少人的眼淚。這就是驚人的創作才能,這張是〈深夜歸來的moment〉的完成圖,不僅是故事,連漫畫都這麼的大器。他教會我的兩件事,一個是畫漫畫的技法,再來是說故事的能力。再來我來談另一位是插畫家達姆,她一直都是位插畫家,插畫家也是在說故事,但插畫是在一個畫面中將故事都說完了,畫面會是非常的飽滿,和漫畫的表現方式很不同,比較辛苦的是要改變這種創作方式。我們最大的困擾的是了,達姆覺得她已經講完了,但我們覺得還沒有,這也是和達姆的溝通最多的地方。《GF》和漫畫家合作的步驟是這樣的,我們邀請的漫畫家,同時漫畫家們也支持我們的理念之後,先提出文字故事大綱,再來進行分鏡,分鏡和故事大綱討論比對過後,再完稿。通常我會將進度表同時發三封信給漫畫家,什麼時間點該交什麼,什麼時候採訪,何時是截稿日。就像有次截稿日接到不愛回信的達姆來信,興憤得第一時間打開來看,結果只有六個字「哈哈哈哈哈哈」,超玄妙的!就不知道是已經完成而開心,還是來不及而大笑。跟漫畫家們往來的過程會遇到各種狀況,嗯,其實,漫畫家們都還蠻有趣的!我個人還蠻享受這種樂趣。

吳宜臻 漫畫編輯〈無限漫畫元年:漫畫編輯與漫畫家的愛恨情仇〉講座紀錄_(下)


接下來我以《草盛園》談漫畫家說故事的能力,為什麼用〈水蜜桃〉這篇來談創作的能力?我先大致說一下和漫畫家合作程序是這樣的,我們老闆和文字編輯會先採訪黃盛璘老師,採訪之後,文字編輯將文章整理好,我們就會將這篇文章交給漫畫家;畢竟是過去發生的事了,漫畫家們也看不到文字裡治療互動的情景,而漫畫家必需就這篇文字畫成一篇漫畫。這裡我附的簡短的文字和草圖,這就是我們給漫畫家的文字稿,和漫畫家依據文字稿所畫的草圖,為什麼這麼做對照?對一個編輯來說,讀起文字來理所當然覺得很順,但當漫畫家開始做分鏡的時候,他們就會用畫面去思考,故事展開的時間點和節奏,如何舖陳和故事的高潮。比對文字,你們可以發現草圖和文字敘述可能不一樣,這是漫畫家重新詮釋和解讀之後,所呈現的故事,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創作技巧而已,更重要的部份是感受力。《草盛園》是由漫畫家袁念華來執筆,其實她很適合畫這類的故事,拆解再重組。剛談畫漫畫的能力,我想對每位漫畫家是無庸置疑的,但說故事的能力是我們在社內討論得比較多的,主要原因是,這段時間面臨市場比較大的挑戰是,我們不只賣給已經了解漫畫的人,還有一般讀者;但我們也必需說,有些漫畫是有它的門檻的。我們必需不斷地與漫畫家討論,如果是漫畫家現身說法可能是干預,也可能討論到近乎干預,而站在出版社的立場是,希望把故事說得更順更沒有障礙一點,讓一般讀者都可以接受。其實,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和漫畫家討論這些事,其中並沒有具體的恨意或情結。再來時間管理能力,剛提到《GF》裡每集都會有個按時交稿的乖寶寶,也就是時間理能力很好的,第一集就是仰高,第二集是阿強。阿強這位漫畫家我必需談一下,其實,每位漫畫家都很有趣,有的漫畫家會不斷地與你溝通,阿強剛好相反,他是完全不太與人溝通的,他故事丟出來之後,知道時間點,就開始畫,時間到了就交稿,就結束了,完全不喜歡與人多聊。我們可以看到《GF》第二集裡很美漫風格的〈正義騎士團〉,就是阿強的作品,他的本業是產品設計師。猶記當初見到阿強,為了解他的創作背景,聊天時我問:「阿強,你平常都是在幹嘛?」他說:「平常我~都在做些我不是很喜歡的東西。」「蛤,不是很喜歡的東西?」但我內心想的是某某保險廣告之類的,「那你可以舉一個你最有名的設計嗎?」「喔,Duma。」「什麼!!Duma是你設計的……!」Duma是誠品書店老少都愛的公仔,可是他帶來的作品不是摔腳選手,就是開腸破肚的怪物;卻也可以畫出如此可愛的Duma,從此對他的愛意馬上飆破表。你們這就可以知道,漫畫家們有多少無限的可能性了吧!

接下來是自我管理,漫畫家的自我管理其實很重要,自我管理有很多種,當然時間管理是其中之一,這還包括了相信編輯,例如心理有什麼憂危或是有什麼「檻棧」過不去,一定要跟編輯商量,我們可以進行處理或遞補的動作。第二集《GF》是阿強、阿咧和力本三位漫畫家,其中熱情奔放的阿咧,他在第二集交來的分鏡,居然和他最後完成的稿子完全不一樣耶!另一位力本,就是按步很扎實的一位漫畫家,記得力本交故事時,他就默默的拿了一本手寫稿放在桌上說:「喂,妳看一下這個可不可以用?」就超能用的。讓大家看一下這是力本在《GF2》裡〈星空〉故事的大綱和創作過程,寫得非常的詳細。接下來這張,我不確定是不是每位漫畫家這麼做,可能有些漫畫家在腦中想好就直接畫,但對力本來說,他為〈星空〉創作全新的角色,故事裡只有四個角色,可是他做了那麼多練習,他連場景天文館都做了勘景,再把手寫稿的故事打成大綱。其實,很多漫畫家將這些視為自己的資產或私領域,當我拿到這份創作大綱時非常地感動,是很珍貴的。當然自我管理也有負面的,一管理不好,有可能這期原本要合作的,結果就掉到下一期,又掉到下一期,然後就不知掉到哪裡去了。我們有位曾經想合作的插畫家,她插畫能力很強,說故事的能力也很強,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很不錯,就是最近出版《我愛陳明珠》的EmilyEmily是香港出生,後來移民澳洲,念完書之後回到香港,目前定居台灣,這樣流轉的過程她最不捨的就是從小扶養她長大的外婆。當時《GF》設定的主題是「消失」,她提了一個故事「我的外婆」。故事是陳述前陣子她的外婆病危,在這之前其實她的外婆已得了阿茲海默症,不太認得生活周遭的人,在病床前親戚們告訴外婆Emily來了;當下她想到只有「外婆不是這樣叫我的」,發音必需帶點雲南腔。同時,她心想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人可以正確地發出那個音了。故事堅扣我們的主題「消失」和「生命經驗」,於是她就開始創作,於是乎她就放棄了,為什麼?因為她是個自我管理非常強的人,她沒有辦法擬出她與外婆間那麼強烈的情緒,如果再畫下去她會崩潰,幾次的信件往來,於是乎我們就放棄了。有的漫畫家自我要求是很高的,高到清楚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以上是愛恨情仇的部份,還有一些疑惑是,我們每次拿到故事大綱最常有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每次都有怪物?目前攤開《GF》6篇,沒有一篇沒有怪物,因為我們主要的是扎實的生命經驗,怪物相較於人有比較真實嗎?但要認真的與漫畫家討論這個問題,這是不可考的。

疑惑的部份我們就討論比較實際的,有三點是我們在討論時常會沒完沒了很難有結論的,所以最後我們會獨裁做決定的。首先是框線的問題,像這張是仰高的作品,當初他給稿子時是沒有框的,但是有的人認為需要押上黑框,有的人認為要淡色的框,而有人的覺得根本不用有框;後來我們決定請美編押上框線。可是當美編人員看到仰高這樣的作品時,要可以清楚地分辨什麼地方是可以押框線,哪裡是要避開的。其實,市面上很少專業的漫畫美編,大部份都是文字美編,雖然這張押得不盡理想,但是可以當作教材。框線是我們會常遇到的問題,再來是字體,我以Gipi《S,我的父親》來說明。當初看到這本的美編,也就是中文的文字排版,用的是我蠻喜歡的字體,這是蠻主觀的,後來排版公司整本將字體排上去之後,當字體放在圖畫裡,我又覺得太利了。因為Gipi的畫幾乎都像這種水墨畫法,這樣的印刷體好像畫破整個畫面,看了幾次之後,我還是覺得怪,於是跟我老闆溝通之後,最後的成品是手寫體。後來,有位漫畫家看過之後,跟我說字體處理得不好。其實,這沒有一個定見,當我覺得印刷體會畫破畫面時,有的人並不覺得,但當我覺得手寫體很好時,可是又有人覺得不好,這是很主觀的。還有例如字體置中、置左或行距的問題,我們都討論過。這些只能做到最好,並沒辦法做到完美。再來是更巨大的問題──色偏,這也是永遠搞不定的疑惑,不論是《GF》或《S,我的父親》印刷出來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色偏,顯不顯色,對圖文書來說顏色真的很重要。另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在我們的專業領域這是我們必需去理解的,漫畫家用電腦上色,螢幕顏色通常比較飽和,彩度也會比較高,這也會產生嚴重的色偏。還有選紙也是重點,如選顯色性高的紙就容易反光,所以要選顯色性高,但不能反光,要不吸色,又要在乎成本,種種的考量下;所以我們會請印務針對每期針對不同的稿子給我們建議用紙,而且不能太貴,再打傳統樣出來比對。當邀請漫畫家時,多數的漫畫家大多會問是畫黑白還是彩色,因為漫畫家們自己獨立出版的話,為了省錢大都是印黑白居多;我們當然是都可以,於是他們開心的卯起來畫,愈彩愈好,還是有的漫畫家畫黑白,雖然是黑白,但他們用的黑通常是有層次的,印刷時也是不好調整;這也是漫畫家們可愛的地方!

最後進入到如何增進彼此的愛意,我想有四點,一是增加與編輯互動,再來是提到「不可言說」的信任感,什麼是「不可言說」,也就是默契。如果我能理解漫畫家的傲慢,漫畫家也能敞開心胸傾聽我的偏見,這就可以形成一股不可言說的默契,這股默契是,不論溝通的過程是如何的拉扯或衝突,最後都可以和平的結束,這也是我最想和漫畫家們合作的方式。第三點是積極參與市場,我講一些對市場想法,有時會被問到《GF》和《TX》有什麼不一樣?就一個正規市的行銷和編輯來說,我非常羨慕《TX》,為什麼?因為《TX》一出版,就是好幾位漫畫家的能量,參與的漫畫家是有志一同在做這件事;而《GF》和漫畫家的合作方式是邀請。前陣子王登鈺給了我兩張開拓動漫節的門票,當我進到會場馬上崩潰,因為幾乎都是巨乳和屁股,可是我還是得在這之間找到《GF》的可能性,因為我們推的不是市場一開始就可以接受的漫畫形式,就會非常的辛苦。所以我個人覺得在供給市場上,漫畫家和編輯是不可分的,我們還是可以有傲慢,還是可以有偏見,但還是要做到三點,一是不要抗拒市場,雖然市場有時很冷酷,第二是要誠實,就是雙方的溝通上,第三點很虛幻我也還在努力,就是擁抱和解讀大眾市場,解讀所有的通路和市場。話說當天我搭計程車去開拓動漫節時,不誇張,排隊人潮從台大體育館門口一直排到台大校園後門的辛亥路,計程車司機就把我放在隊伍後頭,下車看著這些排隊人潮,心想這裡只要有10%的人買《GF》就好了;而如何讓這些人也看《GF》,就必需花力氣和時間了。我常會和老闆兩人互相勉勵,做這些事沒辦法立竿見影,但竿子還是得立,不然那個地方就永遠不可能有影子,沒影子也就沒有地方可以庇蔭。《GF》和《TX》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常被檢討,通路的好奇,讀者的反應,和社內的檢討。檢討是好的,當然,這些檢討最後還是希望能製造雙贏,市場接受度愈高,可以創造利潤,和我們合作的漫畫家也能夠溫飽,最後我要講的就是製造雙贏。

Q & A
《GF》兩集讀者看了有什麼反應?有些故事好像並沒有說完,一般讀者真的可能讀懂嗎?之後會做調整嗎?
讀者的反應很多元,您的問題是讀者讀不讀得懂,其實在第二集我們用了小說的方式討論《GF》,為什麼?一來《GF》是圖文,再來我們要的是在地Made in Taiwan。另外我們找來了張清龍和王登銓等人一起檢討,我們也私訪了通路的總監,她真真切切地給了我們很重的回饋,直指漫畫家的能力,故事有斷層,內容展開的並不好,直接撕開我們無視或刻意乎視的問題。所以我們也作了調整,第三集開始改成不定期出刊,只為求故事一定要到位,過去我們會用理解的心態,覺得內容過得去就好了,但一般的讀者看不看得懂又是另外一回事。舉例來說假設我是一位漫畫家,我要畫之前的愛情故事;話說我的前任男友是一個大魔王,而且還是個豬頭怪;如果不解釋,誰理解漫畫家的豬頭怪是什麼,又為什麼用豬頭怪來做象徵,這是漫畫家的設定中很常出現這種情況,突如其他的角色或情節是沒有解釋的,漫畫家可能認為這不需要解釋,就通路而言,他可以提出質疑或反抗;但讀者可能是不願意或不想接受,反應消極的。還有《GF》設定了「消失」的主題,不知大家讀不讀得出來?我們主要是有感於台灣這一兩年正在崩壞,確切地說《S,我的父親》有段話「官僚都是狗屎……」;但是,並不是每位漫畫家的故事都可以一目了然地承接時代的氛圍,重要的是我們想讓讀者直接感受到還不夠,不可穢言這也是《GF》常遇到的質疑。

記得台灣五○年代到處都有漫畫店,當時台灣漫畫和日本漫畫還能相抗衡,當國立編譯館開始審查漫畫之後,大多只日本漫畫,現在看漫畫的年齡是不是有斷層?文化局有辦漫畫相關的獎項嗎?
就我所知獎項的部份還蠻多的,每年也有官方舉辦的金漫獎。其實《GF》有入圍金漫獎,會不會得獎又是另一回事,至少擴大閱讀市場的可能性。《GF》未出版前找過經銷商,他問我們要推什麼漫畫?看了之後他們無言,因為我們不是東立,不是尖端,更不是日漫。斷層本來就在,但是原本以前有看漫畫的人,現在還願不願意花錢買漫畫,老實說我並不樂觀,人到了一定年紀,除非是重度閱讀者,不然一般讀者大多將錢拿來買柴油米醬醋茶,又或者拿來買一些可以幫助成功、賺錢或健康的管理的書。最近幾年再開啟成人看漫畫的我想應該是《深夜食堂》,可是以同業的角度來看,為什麼它可以看麼紅?為什麼可以掛在武俠小說類?什麼樣的漫畫才能再啟《深夜食堂》?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解讀的市場,而我們可以給消費者的是不同於日漫的東西,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進入校園,至少讓年輕的族群看到我們的漫畫,至於消費族群的斷層就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