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

閱讀九彎十八拐〈上〉

黃春明老師認為他的求學和閱讀的啟蒙就是「九彎十八拐」,求學的過程相信大家已略有所聞,他先後被羅東中學、頭城中學、台北師範和台南師範學校退過學,理應是位不愛念書的問題學生,卻成為一位寫書的作家。如今當他再回想小時候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相信大多數的學生都寫過這樣的題目。那時候的他,看著宜蘭機場裡的飛行員駕著飛機,真的覺得非常地神氣,總覺得當位飛行員是個不錯的志願。在檜木集散的羅東小鎮上,曾經他在火災的現場看到英勇的救火英雄,便又立志想當名消防員。他的志願老是隨著時間及所經歷的人事物,而有所變動。

他清晰記得小學時,有位同學是這樣寫作文的「我的母親的漂亮的,早上的很辛苦的…的…」,文章裡總有數不清的「的」,於是大家給他一個「阿的」的綽號。雖然黃春明老師自認他寫的作文不至於像「阿的」同學那樣,但他總覺得通常我們可以運用豐富地語言來溝通,可是在寫作時,反而經常受到文字的限制,無法充份表達。因為在那個階段,由於母語是方言的關係,所寫的作文都是以翻譯方言的方式來書寫,那時他根本做夢也沒想過要當作家。

這事在日後的求學過程中有了轉折,因為家裡的房間分租給修飛機的工程師,於是他多了咨詢和交談的對象。所以他的國語不論是在說或寫上,都要來得比其他本省籍的同學好,而至今還改不了的宜蘭腔就不談了。在初中二年級時,某次他所寫的作文,縱使被老師稱讚寫得不錯,卻只能得了一個「甲下」的成績,因為老師認為他有抄襲的嫌疑。不服氣的他要求再重寫一次,藉此以示自己的清白,而且他堅持不自訂題目,殊不知老師卻出了一個「我的母親」。對於這個題目他顯得相當的抗拒,因為母親在他八歲時就已經去世了,當時還小,所以印象相當地模糊,老師卻順勢要他寫出模糊的印象,莫可奈何的他根本不知從何寫起。

在作文中,他提到:有次吃飯時,他邊玩Q彈的冬粉邊吃著,弟弟和妹妹們也有樣學樣,還小的弟弟不小心嗆到,於是冬粉就這麼從鼻孔噴了出來,驚恐萬分的小弟哭著要找媽媽,但他們的媽媽已不在了,年紀還小的弟弟和妹妹也跟哭成一團。阿嬤罵打黃春明,也罵他的媽媽。記得他的母親過逝不久後,弟弟和妹妹們經常哭鬧著要找媽媽,阿嬤對於這樣無理取鬧的行為,也只能告訴他們:「你們的媽媽已經去天上做神了,你們跟我哭著要媽媽,我哪有媽媽給你們?」這也讓似懂非懂的他,那天晚上就這麼看著天上,努力地找。結果,天上只有星星、烏雲和可能是所謂的銀河而己,就是找不到他的媽媽。

作文交給老師之後,雖然不覺得自己寫得好的黃春明,卻想知道老師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要還他一個清白。某天下課時,老師要他留下,他遠遠看著作文本上滿滿的紅字,忐忑不安的心想,應該不是極差就是極好。…………(未完)

閱讀九彎十八拐〈下〉

這時老師卻熱淚盈框地表示:「你寫得很好!」並且拿出她已準備好送給他的兩本書,一本是大陸作家沈從文(1902~1988)的小說集,另一本則是蘇聯社會寫實作家契訶夫(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1860~1904)的書。他心想或許這篇作文,讓年輕的老師想起她母親吧?!也因為這兩本小說的關係,讓他有機會認識到俄國文學和大陸的作家,諸如:沙汀、巴金和魯迅等作家的小說,以及俄國的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1799-1837)和高爾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 1868-1936)等社會寫實作家的小說。

然而,沒多久這位年輕的王賢春老師就被當成匪諜,在課堂中被帶走,自此沒再見過她了。除了被退學這件事,黃春明老師自述著,其實他還當過偷書賊。因為當時王老師介紹給他的書,一夕間都變成了禁書,圖者館裡的書少了一大半。儘管如此,他卻不小心發現了,當時因為為數眾多的禁書無處可藏,大多數的禁書以紙及麻繩綑綁,就這麼放置在圖書館內書架的上方。猶如發現寶藏的他,豈能空手而回。帶回來的書,他在白天看完一些短篇小說後,有時晚上會不自覺地哭了起來,這種哭泣並不是自憐,而是一種壓力的舒解。黃春明老師如此地比喻:自憐就好比纏繞在繭裡面的甬,如果沒有破繭而出的過程,就沒辦法成為美麗的蝴蝶。因為王賢春老師送的那兩本書,讓他有機會蛻化成蝴蝶。

當時的黃春明也開始嘗試寫小說,在《看海的日子》小說及電影出版之後,經常有人會問他的夫人:「為什麼黃春明在《看海的日子》中,可以把別人口中的『賺呷查某』,寫得如此地好?」話說在羅東和頭城中學退學後,他離家出走到了台北,並朝著當修電器師父的目標前進。幾次面試的失敗後,在台北酒家和夜生活最繁華的保安街,他找到了一份修理和兼賣電器的工作。雖然每日穿梭在煙花巷中,卻因閱讀多部關於社會寫實的小說,像:契訶夫筆下對貧苦小人物的關切、沙汀描述戰爭下平民百姓的悲歌。所以讓他對於那些不幸的女子,也能保有份惻隱之心。工作環境加上閱讀的累積,不僅讓他能深刻描寫《看海的日子》中的人物百態,也有助於他在日後完成了多部的創作。因為我們做過和經歷過的事,所產生的經驗,會被儲存在腦細胞就是座倉庫中,讓我們隨時可以自由地存取。

黃春明 著,《看海的日子》,台北:聯合,2009。

對於閱讀的標準,多數人仍普遍地認為,小說是不正經的或怪力亂神的讀物。但黃春明老師認同民初思想家梁啟超在《飲冰室文集》裡,如此提及:「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他認為平白又通俗的小說,故事情節裡經常蘊含著忠孝節義的意寓。我們從歷史的時間軸來看,鄭和(1371~1433)遠比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 1451~1506)早開啟航海史。但惜日的海盗,如今蛻變成人人稱羡的國家。因為他們深信閱讀的力量,可以改變人民的素質,文學的素養有助於人們擴大生活領域,有明智的判斷力,有助心靈層次的提昇,這樣國家也才能不斷地進步。

反觀現今台灣社會看待閱讀這件事,多數人朝著買書、捐書和蓋圖書館等硬體設備的面向去努力,反而忽略了軟體的部份──人。其實閱讀重要的是培養出興趣之後,才會逐漸變成習慣。就現今的制度來說,小學的國語應該是著重在兒童文學上,但依照目前訂定的課程標準與字數學習的考量,通常內容的趣味性容易被剝削。當閱讀的趣味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的學習壓力,想當然爾,自主閱讀的習慣也就難以養成。雖然我們廣泛地認為,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學校就是社會,社會即是學校。然而,普世的價值卻告訴我們,只要考試成績好,就有好的高中、大學和研究所念,甚至攻讀到博士。當然,這樣也就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存到更多的錢,找到好人家嫁娶。但可惜的是,這樣的人生好比一條生產線。

我們需要家庭來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父母嘗試著不管是以引導或利誘的方式,讓兒童多多閱讀文學方面的讀物。黃春明老師覺得受到魔咒的書本,它們被釘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當你打開它時,智慧的小精靈也就被釋放出來。因為王賢春老師送的那兩本書,讓他有機會蛻化成蝴蝶,讓他在閱讀的過程中,打破時空的限制,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軸穿梭。這也讓他慢慢地了解到,從閱讀中累積的知識和智慧,會逐漸形成一股蛻變的力量。就如同他在書裡寫道,與在各種形式的演講場合中強調的:「沒有閱讀,我根本就是nobody。」這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到他所表達的,沒有閱讀,如今他也就不會是作家黃春明。

2011年1月3日

「2011閱讀.超越閱讀」第一季公益講座

龍顏講堂在2011年將企劃一系列以「閱讀、藝術與人文、創造力」為主軸的公益講座,新年第一季強檔「2011閱讀.超越閱讀」,分別特別邀請到國寶級文學大師黃春明、藝評家江衍疇和綠建築先鋒蔡仁惠。精彩度肯定100%,千萬別錯過了!

1‧15 (六) 14:00~16:00
國寶級文學大師/黃春明
閱讀的九彎十八拐

2‧19 (六) 14:00~16:00
北藝大教授/江衍疇 & 2010龍顏校園藝術創作獎得獎者
呼喚遙遠的城市座談會

3‧19 (六) 14:00~16:00
北科大教授/蔡仁惠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實踐



關於最新的講座內容,我們將於龍顏講堂的facebook或部落格公佈,歡迎大家上網至http://longyenlh.blogspot.com/ 或加入龍顏講堂的facebook:longyen.lecture.hall@gmail.com 。

龍顏講堂誠摯的邀請您來聽講!

本講座每場次報名人數以50人為限,欲報名者請洽:
報名專線→ 02-2557-9670 傳真專線→ 02-2550-9495
電子信箱→ service@longyen.org.tw 或 longyen.lecture.hall@gmail.com
講堂位址→ 台北市信義路二段196號5樓(金石堂信義店/永康街鼎泰豐旁)